辛安街道拆除岛海高压线下违建群 建起6万㎡绿地公园
本网讯 拆除高压线廊道下2.4公里的违建群,建起6万多平方米的绿地公园,辛安街道用时16个月,一“拆”一“建”之间,将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的“风景线”,在坚实迈出城市品质提升步伐的同时,为美丽新区的底色,添加了浓重的一笔绿色。
拆掉违法建设群,彻底整治就地建起绿地公园
对于辛安街道港头臧社区的居民来说,村后岛海高压线廊道下的违法建设由来已久,且屡禁不止。自去年8月1日开始,新的一轮整治又开始了,然而,这一次的整治力度前所未有。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有着10多年历史遗留,巨大的违建群,就“土崩瓦解”了,社区居民着实感受到了新区拆违治违的坚强决心。
今年8月份,由政府投资2003万元的岛海高压线下绿地项目正式开建。施工的车辆隆隆的开进了工地,地面平整,绿化铺装,合理安排,交叉施工,不到4个月,一个包括公厕、喷灌、亮化等配套设施在内的绿地公园就地而建,赫然出现在周围居民眼前。
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打造5万平方米城市“绿肺”
在建设中,在50000多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上种植了雪松、黑松,五角枫、枫香、玉兰树等抗污染、耐瘠薄树种,而植被品种的多样性和周边景观的绿视率,则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廊道。
“这么大面积的绿地公园出现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实在是难能可贵,”更难得的是,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在发挥道路绿化景观在滤尘、抗噪、吸收有害气体等方面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将城区的绿廊向两侧延伸,形成区域协调统一的整体性绿地景观。
据悉,近90亩的绿脉将汇集和消化三四千吨二氧化碳,这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引入海绵城市设计,单次可吸纳雨水6万立方米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绿地公园的建设在充分考虑其绿化休闲功能的同时,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结合原有的绿化布局,采用低势绿地等常用的雨水蓄渗方法,上面搭建木栈道,下面通过填加石英砂、煤灰等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对土壤应进行改造,同时在地下增设排水管,穿孔管周围用石子或其他多空隙材料填充,具有较大的蓄水空间。以此确保景观植物生长条件与景观效果。
据了解,根据西海岸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推算绿地公园的雨水综合利用情况,单次最大降雨可收集雨水高达6万立方米,有效实现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
用地面积6万平米,与辛安前河相接形成“水岸景观”
根据规划,绿地公园以生态休闲,绿色健康为主题,通过蜿蜒的园路将各种场地、景观串联起来,徜徉其中,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情画意。
建成的绿地公园,东起团结路、西至奋进路,北侧是辛安前河公园,南侧为港头臧社区,东西全长约620米,南北长95-115米,总用地面积约60870平方米,与黄河中路、江山路、渭河路距离均不到1公里,是周边居民在闲暇之余,散步遛弯的好去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绿地公园北侧与辛安前河公园南岸相接,连成一大片,形成了城区内少有的“水岸绿地景观”。
-
上一篇:关注 省级权限释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