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区办实事:确定10类41项
力求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8年区办实事:确定10类41项
1月18日,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2018年要重点为群众办好的10类民生实事,涉及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41项。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竣工10所中小学校,开工建设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36处中小学校食堂改造,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推进家庭教育普及工程
1.建设竣工10所中小学校。
项目内容:迁建第十二中学、河西小学,新建海王路初中、凭海临风小学、峨眉山路小学、星光岛小学,改扩建开发区第十三中学、第三实验小学、黄山中心小学、实验中学。
2.开工建设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
项目内容:新建两河初中、开发区第二实验中学、长城路小学、东盐滩安置区配套幼儿园、石雀滩第二幼儿园、安子片区第三幼儿园,改扩建琅琊台小学。
3.完成36处中小学校食堂改造。
项目内容:对36处中小学校食堂进行改造、扩建,添加更新食堂设备。
4.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研学。
项目内容:选取32处课外研学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5.推进家庭教育普及工程。
项目内容:创建示范家长学校13所、示范社区“父母学堂”14所,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20场,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20名,健全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二、提高居民创业就业质量,完成政策性扶持创业和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3000人,新增就业8万人
6.完成政策性扶持创业和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
项目内容:开展政策性扶持创业,实施劳动者技能提升工程,完成政策性扶持创业和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
7.完成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3000人。
项目内容: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等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培训,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
8.新增就业8万人。
项目内容:新增就业8万人。
三、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孤儿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新建30处社区助老大食堂
9.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项目内容:将低保家庭成员罹患部分重特大疾病所需长期、刚性支出的医疗费用纳入兜底救助范围,缓解因病致贫问题,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10.提高孤儿生活保障标准。
项目内容:提高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保障孤儿生存生活质量,机构供养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分别由每人每月1400元、1100元提高到1500元、1200元。
11.建设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
项目内容:搭建以互联网、物联网和电视系统为基础的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有效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进老有颐养。
12.新建30处社区助老大食堂。
项目内容:新建30处外观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的社区助老大食堂,方便老年居民生活。
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启动棚户区改造1576套,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开工建设人才公寓5万平方米,完成7个改造村居
回迁
13.启动棚户区改造1576套。
项目内容:启动棚户区改造1576套。
14.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开工建设人才公寓5万平方米。
项目内容: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其中完成光谷研创中心项目实物保障300套;开工建设人才公寓5万平方米。
15.完成7个改造村居回迁。
项目内容:完成上庄、港头李、陈家庄、沐官岛、肖家贡、口上、麦墩7个改造村居2500户回迁。
五、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建成蓝湾路慢行系统,新建和维修整治市政道路35条,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公里,对100条道路实施功能性照明改造提升,硬化修补村居路面198万平方米,完善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16.建成蓝湾路慢行系统。
项目内容:建成独具特色的滨海景观蓝湾路70公里、滨海自行车道70公里、滨海步行道100公里,完成景观绿化330万平方米。
17.新建和维修整治市政道路35条。
项目内容:新建市政道路12条,维修整治23条。
18.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公里。
项目内容: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公里。
19.对100条道路实施功能性照明改造提升。
项目内容:对黄河路、大珠山路等100条市政道路和镇街、村居主要出入口的功能性照明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对39条道路进行路灯、指示系统改造和箱体整合、美化,增加智慧设施。
20.硬化修补村居路面198万平方米。
项目内容:对15个镇街346个未改造村居的198万平方米街巷进行硬化修补。
21.完善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项目内容:完善城区道路标示牌、减速带、警示灯等交通安全设施,整治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新建改造农贸市场7处,实施放心农产品“精菜进社区”40处,新建公厕30座
22.新建改造农贸市场7处。
项目内容:开工建设中国北方(西海岸新区)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处,新建改造管马楼、黄山路等农贸市场5处。
23.实施放心农产品“精菜进社区”40处。
项目内容:建设40处社区移动“小木屋”,经营蔬菜、水果、调味品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生活服务。
24.新建公厕30座。
项目内容:新建公厕30座,合理设置环卫工人休息间、第三卫生间等设施。
七、提高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新建6处急救站,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6处精神卫生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万人
25.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新建6处急救站。
项目内容:新建宝山、红石崖、灵山卫、胶河、藏南、海青6处急救站。
26.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6处精神卫生门诊(心理咨询门诊)。
项目内容:在区精神病医院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二级以上医院(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医医院、第二中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一中心)开设6处精神卫生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相应设施设备,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咨询和治疗服务,提高全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27.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万人。
项目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和老年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人群为重点,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万人,为签约居民提供综合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病患者免费提供指定基本药物。
八、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建设综合应急安全体验培训基地,开展应急体验活动13万人次,新建2处快检中心,完成快检12万批次、食品药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7200批次,培训应急救护“第一响应人”3000人,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台
28.建设综合应急安全体验培训基地,开展应急体验活动13万人次。
项目内容:建设综合应急安全体验培训基地一处,组织开展应急体验活动13万人次,增强全民应急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9.新建2处快检中心,完成快检12万批次、食品药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7200批次。
项目内容:建设2处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完成快速检测12万批次、食品药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7200批次。
30.培训应急救护“第一响应人”3000人。
项目内容: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培训应急救护“第一响应人”3000人。
31.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台。
项目内容: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台,提高突发情况下的急救能力,提升公众安全保障水平。
九、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整治15条河道,整治提升7处破损山体,新建提升绿地80万平方米,新造林2万亩,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
32.综合整治15条河道。
项目内容:通过对顾家崖头南河、戴戈庄河、灵山卫河、二河子河、两河、西冯河、窝洛子河、于家河、唐岛湾流域、甜水河、巨洋河、吉利河、胜利桥河、向阳桥河、后王河15条河道进行清淤截污、岸线整治及景观绿化,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33.整治提升7处破损山体。
项目内容:建立山体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对7处破损山体(含闭坑非煤矿山)实施整治提升,消除视觉污染和地质灾害隐患,打造植被葱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
34.新建提升绿地80万平方米,新造林2万亩。
项目内容:对部分道路和裸露土地进行绿化提升,在大珠山中路交海王路、交喜鹊山路建设2处绿地公园,完成新建提升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发展特色经济林,对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果,完成新造林2万亩。
35.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
项目内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建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十、改善居民文化体育活动条件,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开展“文惠万家”活动,开工建设2处市民中心,新建6处自助图书馆,建设笼式多功能运动场10处,建设社区花园、健身场地(路径)100处
36.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项目内容:建设8处“乡村记忆”陈列馆(博物馆),出版《守望——乡村记忆》系列丛书。
37.开展“文惠万家”活动。
项目内容:发行文惠卡5万张,新签约商户100家,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文化消费狂欢季”等活动150场次,带动引领文化消费。
38.开工建设2处市民中心。
项目内容:在东西区分别开工建设一处市民中心。
39.新建6处自助图书馆。
项目内容:在长江路峨眉山社区、珠海街道辛庄村等新建6处自助图书馆,方便读者借阅图书。
40.建设笼式多功能运动场10处。
项目内容:建设以笼式足球场为主的多功能运动场10处。
41.建设社区花园、健身场地(路径)100处。
项目内容:建设社区花园、社区健身场地(路径)100处,配置体育健身设施,满足群众活动需求。(刘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