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个院士集聚!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啥这么火?
高端人才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要素和内生动力。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近年来,新区坚持把院士等高端人才作为赢得竞争主动、率先科学发展的战略资源。着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吸引院士专家团队入驻新区。目前,新区院士总量达42人,较2014年新区获批前增长91%,其中驻区院士7人,聘任制及项目合作院士35人,院士专家团队计78人,拥有市级院士工作站13家,居全市第一位。
彰显区域特色 创新增强“引力”
1 政策补贴
政策是人才引进的基础,新区坚持把院士作为重点人才群体,不断提高扶持力度,先后出台《关于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服务院士创新创业。
院士全职来区可享受100万元安家补贴,购买区属国有公司住房可给予50万元补贴,三年内可免费入住人才公寓;入选市顶尖人才,可享受青岛市500万元生活补贴,按1:0.5的比例再享受区级250万元配套补贴,并在办公场所、贷款贴息、人才公寓、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强配套。
2 拟定“人才新政20条”
新区按照“补齐短板、加强长板、培育特色、叠加优势”的思路,拟定了“人才新政20条”,将在区级补贴、市级配套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院士的扶持。
3 搭台子抢人才
同时依托东亚海洋高峰论坛、国际水大会、国际海藻酸与海洋生物材料大会、中国苹果产业科技发展论坛等聚才平台,积极为与会院士等高端人才与新区企业牵线搭桥,吸引了束怀瑞院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Wittmann院士等多名专家来区开展项目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出席2017青岛国际水大会
中国工程院束怀瑞院士(左)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青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Wittmann院士
4 开辟“绿色通道”
新区开辟了院士认定“绿色通道”,将引进、培育的院士直接认定为区级顶尖人才,创新即时化业绩评估机制,确保扶持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到位,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中国科学院郝芳院士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引进郝芳院士后,新区通过“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首年度安家补贴。同年,美国科学院院士戴宏杰率领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创新团队”入选全市首批顶尖人才创新团队后,市、区按照1:1的比例给予1亿元资助,青岛市和新区各按3000万元的标准兑现了首批配套扶持资金,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5 设立院士工作站
新区对新设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推动了省、市两级院士工作站建设。
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与省国资委副主任尹刚为山东海工院士工作站揭牌
新区共创建市级院士工作站13家,占全市的23%,居全市第一位;进站院士13人,院士专家团队78人,2017年各院士站完成技术创新项目51项,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提报的“分子筛转轮”项目获2017年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工作成果。
中国工程院朱蓓薇院士在益和兴食品市级院士工作站
2017年,新建益和兴食品、青岛海西重机等省、市院士工作站共5家,引进了朱蓓薇、陈蕴博、侯保荣等院士及专家团队10余人,开展了“海洋鱼类生物活性多肽研发及产业化”“港口机械、海工平台”等合作项目7个。
借助院士专家团队,新区企业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转型升级“快马加鞭”。
院士深入一线 助企业攻关技术难题
院士来区后,深入各大功能区、企业一线助攻技术难题,破解发展“瓶颈”。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创新因子源源不断注入企业,力助企业以“智高点”赢取产业制高点,真正成为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动力”。
中国工程院李鹤林(中)院士在青岛维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在海西重机有限公司
华大基因院士工作站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
2017年,中德生态园结合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与杨焕明院士合作成立了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并正式启用,在杨焕明院士的带领下,华大基因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单位,组建研究联盟,共同推进海洋资源、科技和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海洋基因库,助力新区成为“全球首个百万级人口城区实现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将功能区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基因组学和医养健康产业基地,为实现海洋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做出贡献。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国家海洋基因库)项目成立仪式
为更好地发挥院士对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新区建立起内容完善的院士信息库,做好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服务,为院士找到“用武之地”。
设立院士中心 打造服务专家新模式
2017年年底,新区在国际海洋人才港设立了院士中心;2018年,院士中心将协助新区人才部门同步制定产业规划与人才规划,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形成大数据、涉蓝涉海等产业人才集群。
国际海洋人才港的新区院士中心“院士风采墙”
其中,院士中心将积极实践“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的理念,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深度融合;探索建立“西海岸院士联盟”人才咨询服务机制,打造新区人才办、科协联系服务专家的新模式;设置“西海岸英才卡”便捷服务模式,增强院士专家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