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国家战略的“西海岸担当”
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
率先走在前列勇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龙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的重要讲话,是对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说,西海岸新区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率先走在前列,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担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率先走在前列。王建祥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新区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规划、科学推进,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让产业强起来,做优做强做大现代高效农业,加快300个农业庄园建设,培育10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推进资本进农村、人才进基层、农产品进城区。让农民富起来,以农民增收、消除贫困为导向,企业招工时当地农民优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启动偏小偏弱偏远村搬迁脱贫行动,建立区直部门、国企、民企帮扶经济薄弱村脱贫机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村美起来,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抓好道路、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承接海洋强国和军民融合两大国家战略中率先走在前列。“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强国和军民融合是国家赋予新区的两大战略使命。”王建祥说,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经济,重点是“三大方向”,即海洋传统产业走向远海,海洋新兴产业走向深海,海洋服务业走向陆海统筹。如海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深水钻井平台、水下机器人等深海装备,加快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点实验室,拓展蓝色新空间。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着力点,规划建设“四大基地、七大中心”,即信息技术基地、循环经济基地、智能制造基地、海洋制造基地,中央活力区经济中心、实体经济总部中心、智慧医疗中心、绿色金融中心、体育产业运动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生态休闲中心,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建立战时指挥体系,动员全区上下共同参与、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决战30天,全面完善提升古镇口融合区;做实技术装备保障、军工产业发展、军地人才培养、综合保障协作、军地设施统筹规划 “五大中心”,成立全国第一家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院、第一所军民融合学院、第一支军民融合发展基金,推进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发展模式创新,打造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
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上率先走在前列。王建祥说,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政绩观,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一张蓝图抓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更好地承接国家战略、担当历史使命。提升执行力,对于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执行,坚决做到“上级有部署,新区有行动”。激发创新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同新区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有利于创新的生长环境和制度环境,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提高落实力,对决定的事和已经部署的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落实,确保方案做得实、工作干得实、目标落得实。(陆波 王文辉)
青岛海洋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薛清平:
争当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尖兵劲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这既是站在海洋强国战略角度提出的新目标,也是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要求。”青岛海洋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薛清平表示。
薛清平说,作为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功能区,海洋高新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和期望,突出建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功能定位,发挥海洋科技创新优势,以新旧动能转换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青岛海洋高新区位于西海岸新区核心区域,正在加快建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区,其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薛清平表示,当前,海洋高新区高标准规划了“一区两园”的空间布局,即中央活力区、海洋装备产业园和海洋生物产业园。“一区”在突出发展国际会展、绿色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研发、海洋信息服务、医养健康和生态旅游等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两园”中,海洋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机械装备、海洋电子装备、海洋新材料等产业,打造海洋装备优势产业集群;海洋生物产业园重点依托海洋生物、海洋食品、海洋医药等优势企业,努力拉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陆波)
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党委书记陈夕军:
产业融合引领茶叶种植跨越发展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这增强了我们依靠茶叶种植实现跨越发展的信心。”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党委书记陈夕军说。
海青镇现有茶园面积3万多亩,茶叶产业成为该镇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近些年,通过打造“瑯琊海青茶、养心养生茶”公用品牌,海青镇实现经济转型、农民增收有了强有力的抓手。“但如何发展好这个品牌一直是个大难题,总书记提出的融合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陈夕军说,海青镇将按照“扩一产、强二产、促三产”的思路,坚持走“集约、高端、高效”之路,延伸拉长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提升茶叶产业。
“下一步将首先规模化扩一产,加快规模化流转土地,让小地块变成大农田,年内新发展5000亩标准高、规模大、品种优的标准化茶园,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建立瑯琊海青茶原料大基地,做成青日潍大区域品牌。”有了明确的目标后,陈夕军信心满满。
“总书记提出了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我们将在打造好品牌的基础上再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鲜叶收益过去亩均5000元,现在是亩均1.2万元,争取尽快再有大提升。”如何集约化强二产,陈夕军说,镇里也有了明确计划,即建设北茶特色产业园,集聚茶加工、茶包装、茶机械,开发茶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延伸产业链。
特色化促三产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陈夕军说,镇里将加大茶叶科研开发力度,与茶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成立北茶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占领北茶科研和市场的制高点。(陆波 韩丽)
青岛绿色硅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明涛:
打造一流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青岛绿色硅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明涛难掩心中的激动。这个公司以研发、引进、展示、推广、销售蔬菜新品种为主业,长期关注蔬菜种植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
“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这一点我们感触特别深。”唐明涛告诉记者,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绿色硅谷目前建起了蔬菜育种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农作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交易场所登记清算中心等公共服务功能中心,占地3.5万平方米的高端蔬菜生产示范工厂拔地而起,同时这里还建起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蔬菜新品种繁育、展示两大功能区,年产蔬菜能力达到200万公斤。凭借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上的不懈努力,绿色硅谷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等荣誉。
“距离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将继续加大投入,做好蔬菜新品种研发,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公司。”唐明涛表示。“目前,我们正与荷兰方企业洽谈,计划共同出资建设荷兰丰收联盟亚洲销售总部,近期还有建设占地50公顷的全自动智能玻璃温室、食品深加工车间的规划,项目落地后将开始为超市配送安全优质的西红柿、彩椒等农产品,把酵素和果汁产品推向国际高端市场。”(陆波)
青岛西海岸发展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总经理陈云峰:
让好生态“变现”为乡村振兴红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描绘的乡村振兴蓝图,把观光园建设得更美。”昨日,青岛西海岸发展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总经理陈云峰兴奋地说。
西海岸生态农业观光园所在地是原隐珠街道蒋家窑村和石料厂。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将土地整体回购,从2014年9月开始进行生态恢复建设,拆除了旧村落、旧厂房、建筑垃圾等杂物,平整了土地,清理了碎石,回填了种植土。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心坎里。”陈云峰说,经过3年多的建设,观光园一期已打造成占地1260亩的美丽园区,生态成为这里最大的亮点。浪漫花海区、周末休闲区、房车露营区、田园体验区、卡通奇幻区五大板块令人流连忘返。昔日的旧村落、旧厂房实现了华丽变身,一个集休闲旅游、创意农业、影视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初具规模。去年,观光园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陈云峰表示。未来园区将提高规划水平,逐步建成童话小镇、温泉度假中心、玻璃花房、净心谷度假村等新的项目。“我们力争早日把这里建成高端生态休闲园区,打响‘西海花香,城市田园’的品牌,让好生态变现为乡村振兴的红利。”(陆波)
张家楼镇“画·荷畔”轻奢民宿总经理崔大伟:
整合闲置资源壮大乡村文旅产业
“提气、振奋!”昨日,在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画·荷畔”民宿里,民宿总经理崔大伟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给我们这些乡村文旅从业者吃了定心丸!”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崔大伟便是其中一员。去年,原在一家全球知名制冷设备生产集团担任大区总经理的他辞去工作,带着梦想来到了位于张家楼镇的达尼画家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整合了村里5栋闲置的民房,投资2000万元,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就在村里的一汪荷池畔建起了中国北方首个艺术田园轻奢民宿部落——“画·荷畔”。
与目前多数民宿靠景色和环境 “吃饭”不同,“画·荷畔”以民宿为平台和载体,以油画小镇的文化旅游融合为依托,以创意开发为手段,对周边特色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关联性资源进行一体化深度整合,构建起文化、生态、生活、产业有机融合的生态型空间体系。目前,这个拥有30个轻奢民居、慢时光咖啡吧、民谣吧等项目的民宿已成为国内 “网红”。“去年12月,澳大利亚的30人游学团队放弃五星级酒店,到我们这里住宿。”崔大伟说。
“我们将通过更深入的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升级。”崔大伟说,今年,他们将结合中国油画小镇品牌,联合艺博城和绿泽画院等单位推出油画互动项目。同时,整合张家楼的蓝莓采摘产业资源及大中型采摘观光园,形成生态采摘游线路。此外,还将邀请中国设计力量的设计大咖规划建设“艺术农庄”。(陆波)
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 杭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徐福强:
用文明乡风为“美丽”添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我们听了感受很深。”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杻杭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徐福强说,倡导文明树新风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熏陶。
2017年杻杭村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9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外立面改造70000平方米、街道硬化2100平方米、污水管道3000米,绿化覆盖面积8200平方米。不仅如此,这个小村庄还开展了“内外兼修”的道德文化建设,使600余年的历史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青岛美丽乡村“示范村”。
杻杭村只有354户、1017人。村庄虽小,但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上却不 “小气”。“我们在村里设置千字文、百福墙等文化雕塑,希望村民休闲之余可以得到历史文化熏陶。效果特别好,文明乡风凝聚起了民心,也激发了大家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徐福强表示。
“总书记强调,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抓紧落实。”徐福强说,杻杭村土质优良,是西海岸传统产粮村,通过引入苹果等农产品,这里慢慢发展成为了蔬果特色产地。据了解,该村目前共有果园面积570余亩,生产的“振山”牌苹果是青岛市优质农产品,年销量1000余吨,销售额230余万元。
徐福强告诉记者,未来村庄在继续培育好文明乡风的基础上,计划打造民宿、旅游、采摘等休闲观光业,让“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陆波)
-
上一篇:综合行政执法投诉增添新渠道
-
下一篇:新区签发首份中格原产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