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发展海洋经济集聚蓝色动能

来源: 点击:时间:2018-3-18 9:51:19

——我市广大涉海单位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1.jpg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jpg

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

奏响“经略海洋”的新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为建设海洋强国扛起‘西海岸担当’。”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谢龙目表示。

西海岸新区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担当海洋经济发展新使命,着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的新支点,正按照“集群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着力培育“海洋制造产业引领示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海洋制造产业基地。

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是新区的优势产业。谢龙目介绍,依托海西湾国家级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基地,新区将坚持造(修)船、海工双轮驱动,以中船重工、中海油、中石油等“中”字头企业为核心,发挥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引领作用,聚焦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船舶海工配套、船舶海工军民两用产品及技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业等五大领域,形成长链条、深配套的能力。力争到2020年,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打造全国高端船舶修造产业基地和世界级海工装备基地。

谢龙目说,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是新区的不懈追求。下一步,将依托碧水源海水淡化等项目大力推进海水淡化产业链;依托三泰膜、中车华轩水务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围绕膜组建、高压泵、增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方面,加大国内外定向招商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全区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24万吨/日,建设全国领先的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新区还将加快推进海洋生物产业发展。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明月海藻、聚大洋、科海生物、东海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集海洋功能食品配料、海洋药物、海产品深加工、海洋化妆品与海藻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等于一体的集群式发展园区。到2020年,力争海洋生物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打造国家级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新区将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建设三大海洋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海洋大数据、深海生物资源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奏响‘经略海洋’的新乐章。”谢龙目说。(陆波 张晓建 吴迪

3.jpg

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

做海洋生物产业的领军者

每吨8000元的海带经过提取变成价值1.6万元的海藻酸,再加工生成价值8万元的海藻酸纤维。在这个基础上,做成海藻酸盐伤口敷料价值提高到240万元,而通过新技术纯化得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价值高达20亿元,海藻附加值大幅提升,海藻产业链大幅延伸。在对海洋的探索中,明月海藻集团从未止步。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我们集团对加快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表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明月海藻集团一定把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在心,带领企业员工全力推进海洋生物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明月集团依托蓝色经济发展平台,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强基工程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开发了海洋药物、海藻酸纤维医用材料等180多个新产品。其中,承担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项目,首次突破壳藻共混技术,开发医用敷料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30%以上,稳居世界第一。

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如何抢占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明月海藻集团已经有了明确的“2618”蓝色发展战略,即发展两大产业、六个板块、一个模式、八个支撑。两大产业领域即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领域。其中,制造业包括海藻酸盐、功能糖醇、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医药新材料、海洋护肤、海洋生物肥料等六个板块,现代服务产业即发展海洋生活家健康服务模式。另外,还有八个战略支撑体系。

如今,“明月海藻”已经成为全球海洋生物制品行业内公认的“知名品牌”,集团以褐藻为原料开发的明月牌系列海洋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品、海洋化妆品、海洋医药与医用材料等领域,产品销往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集团计划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专业性集团发展成为基于大服务体系的综合性集团。实施大服务产业战略,加快海洋健康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打造海洋生活体验馆,推进海洋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形成大型综合性健康服务平台,努力实现5年内公司海洋生物产业由目前30亿元达到100亿元的目标。”张国防表示。(陆波 封安波

4.jpg

青岛双瑞总经理付洪田:

为青岛海工装备创世界知名度

让海洋保持蔚蓝洁净,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如今,全球各大船东巨头装配海洋环保装置,都会提到一个企业的名字——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是我市海工装备产业的重要创新源头之一。

“海洋是全球性资源,做海洋产业就必须有国际视野,要努力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青岛双瑞总经理付洪田是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压载水专家工作组在全球精选的10名专家之一,他见证了中国企业打破欧美垄断,在这一行业当中逐渐占据世界前沿的历史进程,对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体会更加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既要求我们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又要求我们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仅仅要追求海洋装备产业的规模效益,还要从设计、生产、制造全过程注重海洋环境保护,追求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在国际上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据了解,去年6月,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BalClor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型式认可证书,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获此证书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厂商,标志着只要安装了该系统的远洋船舶,就可以在全球海域畅通无阻。青岛双瑞在全球造船业声名鹊起,订单纷至沓来。“今年前两个月,我们的订单同比增加  200%多。”付洪田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近期他连续受邀参加外国船东举行的交船仪式,现场按惯例仅邀请一名设备供应商代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岛双瑞。近日,由该公司主导起草的两项关于压载水处理的国际标准提案,也正式获批立项。

在海洋废气处理领域,青岛双瑞也是喜讯不断。去年11月,该公司研发的船用低速机高压SCR系统(船舶废气脱硝装置)成功通过了三大国际船级社认证,并通过了MDT公司的产品认证,系国内首例。“全球70%的船舶柴油机都产自MDT公司,拿到证书之后,我们立即就接到了四条船的订单。”付洪田说。今年1月,该公司的船舶废气脱硫系统拿到了劳氏船级社的原理认证,明年将有可能走向市场。

“建设海洋强国,既要做大产业规模,也要做强产业质量,要为世界海工装备贡献中国力量。”付洪田说。(王娉

m_167747.jpg

■武船集团北船重工公司承制的世界首艘第二代40万载重吨矿砂船在青岛海西湾下水。(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