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镇:农家书屋成“加油站”
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在海青镇大芦疃社区,不少村民农闲时会到农家书屋去阅读。据悉,农家书屋自2015年走进该社区以来,因给居民们提供精神食粮而成为了“文化粮仓”,里面的书籍成了村民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知识储蓄所 致富参谋部
3月19日一大早,书屋管理员王志卫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像往常一样打开二楼农家书屋的大门,整理好书架上的图书,做好卫生清洁后,他迎来了第一位读者——61岁的大芦疃社区居民臧大爷。简单地寒暄过后,臧大爷直奔农业科技类书柜前,抽出一本《农村科普常识》。“昨天看到关键处,老伴非让我回家吃饭。惦记了一晚,这不,吃过早饭我就来了。”臧大爷拿着书来到座位前,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翻阅起来。
臧大爷告诉记者,自己种了一辈子地,近几年才尝到科学种地的甜头。“过去一亩小麦一年只能产300多公斤,现在可以产400多公斤,一亩地多收入约200元钱。科学灌溉、有效施肥都是有讲究的。”老人拍了拍手中的书,乐呵呵地说道,“所有的农耕方法都在这里头。多看书,才能多打粮!”
群众需求高 过节不打烊
“咱们农家书屋春节也没打烊。”王志卫说,过年期间甚至有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此度过亲子时光。而这只是海青镇众多农家书屋的一个缩影。据悉,春节期间,海青镇64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人气都很火爆,借书、看书的人络绎不绝。春节前夕,该镇组织各村(社区)在主干道路、文化广场等群众聚集场所进行了广泛宣传,提高农家书屋的知晓率,并动员各村(社区)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既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农家书屋很实用!”大芦疃社区的王圣进告诉记者,“现在不出村就可以免费看到想看的书,真是太好了!空闲时间,大家都会到农家书屋看书、读报,既学到了知识,又充实了生活!”
如今,“农家书屋里有知识、有技术”已成为大芦疃社区居民们的共识。记者离开书屋时,已近中午时分,但仍有十几个人在埋头看书。借助农家书屋这个平台,村民们在“书山”里寻找致富路,富了脑袋,鼓了口袋。(冯煜桢)
-
上一篇:双星获评服务行业优秀企业
-
下一篇:迎接世界水日 倡导全民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