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总量领跑全市
近日,记者从新区人社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新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开门红”。本地户籍劳动力就业率为92.6%,在全市处于较高水平;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4933人,同比增长14.4%,总量稳居全市首位;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补助资金416.1万元,创业整体态势活跃有序。
提高就业质量 扩大就业规模
今年以来,新区人社部门强化精准服务,大力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近就业,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就业规模。
据统计,1-3月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4933人,同比增长14.4%。其中,本市城镇户籍人员就业6853人,同比增长8.3%;农村户籍人员就业10556人,同比增长8.3%;外来人员就业17524人,同比增长21.1%。本市户籍新增就业人员与外来新增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49.8%、50.2%,全区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稳居全市第一。
为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新区更加注重就业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活动,使得更多新就业人员实现了“干得了、干得好”。
丰富的创业政策也是推动就业的一大利器。2018年一季度,新区共为420名创业者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补助资金416.1万元(其中受理创业补贴407人,发放资金397.1万元;受理小微企业创业补贴9人,发放资金17万元;受理4户企业创业带动就业岗位补贴10人,发放资金2万元;受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3人),发放贷款930万元;为205名符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条件的创业者补贴利息36.6万元。
优化就业结构 助推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新区积极培育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全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产业行业分类吸纳就业情况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吸纳就业222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14150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20561人,一二三产分别占就业总量的0.6%、40.5%和58.9%。第三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占比最大,并呈增长趋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保持稳定,但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吸纳就业始终维持在1%以内,且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用人单位性质分类吸纳就业情况来看,国有、集体企业吸纳就业2594人,同比减少8.7%,占城镇新增就业的7.4%;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含个体经济组织)吸纳就业28679人,同比增长22.2%,占城镇新增就业的82.1%;外商投资企业(含台港澳企业)吸纳就业2884人,同比减少12.3%,占城镇新增就业的8.3%;其他用工单位吸纳就业776人,同比减少17.2%,占城镇新增就业的2.2%。从统计数据看,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吸纳就业同比略有减少,股份制及私营企业吸纳就业同比呈大幅增长趋势。同时,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吸纳就业占比呈下降趋势,股份制及私营企业吸纳就业占比不断扩大,贡献了新增就业岗位超过八成。
下一步,新区人社局将巩固前期工作成果,着力推进服务企业用工、充分就业工程和就业脱贫三大行动,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出台新的促进就业创业利好政策,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张静 刁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