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动员掀起大干热潮 满怀热情打造独特亮点
4月10日上午,开城路与干河子路交界处施工现场,挖掘机不停地舞动着巨铲,轰鸣的压路机来回穿梭,不时有满载土石的重型卡车进入工地。“一派热火朝天”是开城路施工现场的真实写照。从现场指挥部领导到每一位建设者,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全力以赴、挥洒汗水。截至目前,开城路改造提升工程排水管线铺设及中分带护栏改造全部完成,人行道增设完成80%,美化亮化绿化正在紧张进行中,新区“第二条滨海大道”初绽新颜。
积极动员掀起大干热潮
开城路改造是新区的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规划确定后,3月20日,新区立即成立了以刘学宏为总指挥,长江路街道、灵山卫街道、临港管区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总指挥,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开城路改造提升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征迁攻坚、工程建设、综合协调等8个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现场集中办公,并确立了“大干70天,旧貌换新颜”的奋战目标。
3月23日,几间简陋的指挥部办公室便在施工现场搭建起来,虽然条件简陋,但这却并不影响建设者们的热情。指挥部墙上张贴着多幅施工图纸,哪一路段完工、哪一路段存在难点都在图纸上清楚地标记出来。办公室内不时有工作人员进来汇报进度、讨论问题,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每一位参与者昼夜奋战,全力为新区打造一条崭新的交通大动脉。
总指挥刘学宏告诉记者:“指挥部成立以来,交通部门按照‘三大三进三实’要求,吃住在工地,奋战在一线,街道凝心聚力紧抓征迁落实,建设者奋发有为承担中坚力量,让项目建设见到了成效。”
攻坚克难施工热火朝天
为保证在4月25日前完成开城路拓宽及铺装人行道工作,这几天,山东高速路桥集团施工处长王天佼正带领近百名工人加班加点铺设人行道。“我们眼下的任务就是要把黄海学院门口的人行道砼垫层全部铺好,接着就要铺设人行步道板。”王天佼介绍说,因为工期紧张,工程量大,施工单位调配了百余人到现场充实班组力量。
为了抢抓工期,山东高速路桥集团所有的施工队伍从2月18日(正月初三)开始就已全部进场。240名工人分成两班,从早上8点开始不分昼夜加紧施工,安全质量两手抓,确保各项工程如期完工。
在铺设人行道的过程中,管线交叉是王天佼遇到的一个施工难点。不同于以往的施工道路,开城路两侧地下高压电缆、供水管线、污水管道、暖气管道等管线交错排列,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避开管线挖槽是施工人员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提前进行勘测,遇到管线交叉的关键部位,我们放弃使用效率较高的挖掘机,而是通过人工挖槽来避开管线。”王天佼说,这样虽然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但在抢工期的同时, 克服困难,保证质量才是首要任务。
满怀热情打造独特亮点
火热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建设者,每个人都满怀建设家乡的热情,用心修路。
自3月23日进场后,负责开城路绿化工程的中铁十四局市政分公司负责人张清林就一直奔走在施工现场与种植土销售地。记者见到他时,他刚从王台镇购进了一批种植土。“这批种植土非常有利于开城路行道树的生长。”张清林对记者说。
开城路两侧的土山上就有足够的土,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花钱去买?“开城路的绿化工程要想达到设计效果,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苗木,另一个就是种植土。”张清林告诉记者,“苗木的成活率及是否茂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土的优劣。”为了使用优质种植土,张清林动用了所有资源,全方位考察,并去到三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寻找更好的土壤。
老家在日照市莒县的张清林,已经在新区住了二十多年了,早已把新区当作第二故乡。“开城路的绿化工作,我把它当作自己家的事情来做,我们要把开城路的绿化工程做成独特的亮点。”
颜值担当更是致富新路
一上午的采访,让记者见证了开城路火热的施工场景以及参与者的热情与奉献。见证了所有参与者的努力,让人不难相信,10.36公里的开城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后不仅能成为新区交通干道的“颜值担当”,更能成为沿线村民的致富之路。“道路兴则百业兴。开城路改造完成后一定会带动沿线经济蓬勃发展。以毛家山村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业将得到极大促进。”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连明说。
村民王登贤期待着开城路改造能早日完工:“道路宽了,环境美了,会让我们村的樱桃采摘更红火!”(董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