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新路径

来源: 点击:时间:2018-5-25 8:22:39

六一节前夕,青岛西海岸新区东岳路小学的4名困难家庭的学生都收到了2000元的资助金,而这份关爱来自新区关工委。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径,开展爱心助学、爱心帮教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新区特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富有成效的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 破解教育不均衡难题

针对城乡差异大、校际不均衡问题,新区出台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和城乡学校建设统一标准,投资33亿元,新建扩建64所中小学,完成116处学校运动场地塑胶改造,建成114处学校标准化食堂。推动城乡课程一体开发,编写乡土读本《我的家乡》让孩子们记住乡愁,增强文化自信。投资1000万元,利用驻区高校、科普、人文等资源,设立首批32个研学旅行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此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与驻地学校密切联系,定期举办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参观载体,使新区城乡青少年共同享有幸福感、获得感。

多部门联动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新区司法局牵头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参与法制宣传教育。2017年以来,“五老”志愿者先后举行70多场法律辅导报告会,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受教人数达到40000多人次。公安、司法部门组织街头禁毒及其他法律知识宣传及现场咨询活动,用典型案例对青少年进行现场教育。教育部门为113所中小学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司法部门和教育部门积极推动“零犯罪学校、零犯罪社区(村居)”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畴,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和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法院、检察院发挥职能作用,以实际行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新区关工委不断充实“五老”网吧监督员队伍,实行全天候监督,确保青少年学生遵守法纪,文明上网。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实行普法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围绕“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2017年以来,“五老”志愿者为青少年宣讲安全知识70多场次,参与文明巡访648人次,提出意见建议88条。

实施帮扶工程 为困境青少年办实事

新区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关爱儿童之家、快乐之家、爱心之家、儿童工作站、心理咨询站等,为留守儿童和放学后及假期无人照顾的孩子提供学习活动场所。珠海街道铁橛山路社区、隐珠街道卢家滩社区、红石崖街道新建小区的“四点半”学校,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后顾之忧。卫生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关工委编写护体、护眼、护耳、护齿、护心、护智等六护一书。

2017年,新区成立2家企业慈善工作站,关工委慈善分会、耿秋萍爱心工作室以及2家企业慈善工作站全年募集善款30多万元,为困难家庭青少年学生提供帮助,使900多名困难家庭的孩子得到救助。广泛开展“牵手关爱行动”活动,借助老干部协会平台优势,动员老同志与困境青少年“结对”、“牵手”,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帮扶。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新区成分发挥优势,组织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参与帮扶活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瑞源集团、明月海藻集团等企业关工委积极参与关爱行动,捐款捐物,精准扶贫。在特殊教育方面,相关单位为残疾儿童少年建立32个特教资源教室,2个自闭症训练室、康复室,组织残疾学生与高校师生开展联谊活动20多次,与企业职工开展交流活动500多人次。新区关工委、新区慈善总会、团区委以“关爱+接力”的项目实施模式,组织2700多人的专业社工、“五老”、青年志愿者为困境家庭及留守儿童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心愿达成、学业辅导、感受城市等关爱服务,实现心愿达成1300多人次,全区983名困境青少年得到了关爱帮扶。(王丰业 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