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大泥沟头村:画卷中走出文明生态村 小油画里创出致富大产业

来源: 点击:时间:2018-5-31 10:09:37

编者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指明了方向,又指明了路径。

为积极宣传推进我省乡村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经验做法,5月26日起,大众网推出“聚焦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专题报道,记者分赴17地市典型村庄实地采访,用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镜头记录各地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报道各地村庄在乡村振兴路上经历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展示我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创新实践。

大泥沟头村:画卷中走出文明生态村 小油画里创出致富大产业

从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到远近闻名的“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到多产业并茂的“全国生态文明村”,从一村繁荣发展到带动整个社区一同“变革”……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大泥沟村“靠山吃山”,独辟蹊径依托文化产业化的力量,走出了一条依靠资源与文化带路、旅游搭桥、三产促进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1527732485600030310.jpg

达尼画家村鸟瞰

依托资源优势 小油画里走出大产业

5月25日,大泥沟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武庆告诉大众网记者,2003年之前,大泥沟头村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远村庄,村民靠卖粮卖菜维持生计,与艺术完全不沾边。而从2003年绿泽画院入驻开始,大泥沟头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富民丰、画家云集,将由来已久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头衔加以扩充和延伸,把美术为主导的区域特色文化做出了并不局限于文化产业的繁荣。2006年2月,大泥沟头村更是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泥沟头村的油画产业依托龙头企业绿泽画院,形成集油画创作、教学、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青岛绿泽画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匡禹俊说,目前,绿泽画院拥有高级职业画家36人、画师600多人,在美国、法国设有销售机构,作品畅销西欧、北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1527732485603037810.jpg

绿泽画院内画师正在临摹作品

依托油画产业,大泥沟头村不仅迅速崛起为“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文化产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来入驻的项目渐渐多了,村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了。村民成了“小房东”或者“小老板”,通过经营个商业网点等方式,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2017年,大泥沟头村集体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600元。可以说,这里的农民因“油画”走上了富裕之路。

坚持以文兴旅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在发展中,我们坚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大泥沟头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令人向往之地。”大泥沟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武庆自豪地说,清新、秀美的水土夯实了大泥沟头村的人文景观和生态旅游的基础,带动了大泥沟头村的旅游经济。

1527732485604029249.jpg

画·河畔民宿

1527732485606007225.jpg

泽丰文化生态园

凭借优质的旅游资源,大泥沟头村吸引了众多旅游项目的入驻。“这里的原生状态保持良好,基础设施功能齐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村容景致。”画·河畔民宿主管田翔云说,下一步他们将在大泥沟头村打造一处集轻奢度假、田园休闲、匠人文化、艺术创客、亲子教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宿项目,让游客在此体验多样的乡村旅游文化。

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生态、朴实的乡村民俗、惟妙惟肖的传神油画,汇聚成了大泥沟头村独特的旅游名片。除了画·河畔民宿外,还有集观光旅游、文化创意、园林景观展示于一体的泽丰文化生态观光园等项目在此落户。众多旅游项目的齐聚,催热了这里的乡村经济。村庄的现代服务业随之兴起,村民们纷纷从事起了与油画、旅游产业相关的服务行业,不仅提高了收入,对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热情也日趋高涨。

引进现代农业 助力省级农业高新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大泥沟头村得到了印证。

省级农业高新区就坐落在大泥沟头村,全村流转土地2000亩,占耕地总量的95%,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先后引进了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园等十余个现代农业项目,为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

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在这里建有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智能蔬菜种植“工厂”,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约52.5亩,相当于一个超大温室大棚。跟传统大棚截然不同,蔬菜种植“工厂”内非常开阔干净,棚高近5米,栽种有一排排的西红柿苗,间距近一米,最宽的间距可达3米多,空间足够一辆汽车穿行。根据测算,蔬菜种植“工厂”每平方米可产西红柿60公斤。高产高质量的西红柿吃起来味道酸甜可口,目前已经推广上市,在国内外市场都非常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

1527732485608025908.jpg

青岛绿色硅谷智能蔬菜种植“工厂”内产的西红柿

而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培训中心的建成运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好的示范推广、转产转业培训,有力推动大泥沟头村农业转型发展和现代农业技术交流推广。

随着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创新、现代农业的活力注入,多产业并茂的产业链条让大泥沟头村化茧成蝶,让这个蜕变的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村民增收致富、生活幸福,也让村民的文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乡村文明日新月异。大泥沟头村先后获得了青岛市十佳文明村庄、青岛市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山东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潘超 丁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