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改善食品卫生条件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17年6月份,《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三小”行业监管步入法治化新轨道的开端。截至目前,《条例》实施已有一年,一年内《条例》带来了什么变化?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
大荒农贸市场是隐珠街道辖区内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干净整洁的环境、错落有致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周边多个小区居民前来购买生活物品。每天下午4点后,市场上的顾客络绎不绝。“对这里的餐饮很放心,监管部门查得严”是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回复。
正如他们所言,这里的食品卫生是看得见的:烧烤摊、油炸摊上方安装着油烟机,凉菜摊主配备了齐全的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等行头,每个摊点都张贴着食品安全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证……
隐珠食药所负责人介绍,《条例》实施一周年,“三小”监管取得显著成效,依法监管水平大幅提升。“通过实施备案登记,我们摸清了辖区内‘三小’底数,有了明确的监管对象,就可以实施有效监管。”该负责人介绍,食品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小食小餐更安全、更放心。
记者从新区食药监局了解到,《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新区完成“三小”登记备案2197户,其中,登记食品小作坊232户,登记小餐饮752户,备案小摊点1213户。千千万万个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第一次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成为食品经营业态的合法一员。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自我约束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食品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小食小餐更安全、更放心了。
“‘三小’并不小,遍布城乡、体大量多,既关乎民生食品安全,又促进民生就业。”新区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科负责人董殿军说,《条例》为“三小”规定了准入门槛,规定了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全面提升了“三小”业态管理和经营水平。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食品安全不容许半刻松懈。董殿军表示,下一步,食药监局将在提升登记备案率、提升治理水平、营造社会共治氛围、构建监管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巩固提升《条例》实施成效,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董梅雪)
-
上一篇:红石崖街道:备预不虞安全度汛
-
下一篇:新区民政局开展岗位练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