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驾驭好乡村振兴的“三驾马车”

来源: 点击:时间:2018-8-1 10:13:15

□ 孙传君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内“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驾驭好乡村振兴的“三驾马车”——规划、人才、资金。坚持规划先行,创新人才驱动,确保资金保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乡村振兴。规划是蓝图,是搞好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乡村规划不仅仅局限于村庄的整体规划,还应包括配套的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实现多规协调、相互融合。乡村规划应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产业特点等,要强化发展意识,重点做好村级产业规划,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合理布局。要做好民生规划,长远布局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等事业,适应乡村发展需要。以六汪镇为例,产业方面重点打造“一区二带三园四片”。“一区”即现代农业示范区六汪直管区。“二带”即万亩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带、特色商贸服务业产业带。“三园”即升级三处工业园区。“四片”即打造四处旅游片区。该规划将产业规划与土地规划、城镇规划有机结合和衔接,做到了全域布局、因地制宜。

创新人才驱动,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选优配强农村班子,以选准人、选能人为目标,从在外务工优秀人员、退役军人、乡贤、毕业大学生、种养大户等群体选拔村干部,全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作用。针对农村缺少适用人才的问题,要善于自身挖潜,培养“本土能人”,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各类农村合作社管理人员、家庭农场主、经纪人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同时积极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实现“人才回流”,引导他们将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在人才建设方面,六汪镇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心中有责、眼中有活、手中有招、脑中有戒”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确保资金保障,护航乡村振兴。上级财政要提供更大力度的扶持,要加快涉农资金的整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要引导好群众的资金投入,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群众的资金投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来源,要运用好政策杠杆撬动农民群众自有资金的投入,引导资金投向特色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产业,让农民群众的投入符合新时代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