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民生

群众贴心人 社区好管家

来源: 点击:时间:2018-8-14 14:13:06

“用心办事,居民时刻记在心上。”这是辛安街道薛家泊子社区支部书记薛海工作上的行动信念。服务群众任劳任怨,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打动社区居民,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被居民称赞为“社区好管家”。在他的带领下,薛家泊子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

领头示范基层党建显活力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但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培养社区干部。薛海深刻领悟到这一点,在社区党支部十分注重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团结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把班子团结作为社区稳定的基础,团结班子成员,推动社区全面发展。

作为领头雁,薛海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向我看、跟我学”的号召,并在工作中总结出支部书记“六要”工作法:心要公,实事求是、处事公正;耳要聪,工作中做到虚心征求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权要放,做到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互相提醒;肚要大,认真对待问题、及时化解矛盾;肩要宽,敢于承担责任、纠正错误,使社区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家要管,严格管好自己的家属,集体利益不贪不占,不利于集体的事情坚决不做。“我们就是一家人,工作面前分工不分家,遇到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几年来,社区班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氛围已经形成,“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迸发。

实干兴村做社区“好管家”

在薛海眼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让居民过上宜居幸福生活”一直是他坚持不懈的工作目标。

早在2005年,薛家泊子就抢抓机遇,分两期开始实施村庄拆迁安置自主改造建设,共涉及拆迁居民500户。一期共拆迁安置黄河路南侧居民136户,截止到2010年,社区一期改造中的136户拆迁居民全部按照区拆迁补偿政策和农民安置房政策要求回迁,村庄改造工作圆满完成。

2011年,借鉴一期村庄改造自筹资金、办理土地及规划和各项建设手续等经验,开始实施二期黄河中路北侧村庄改造。为了方便社区居民办事、提升居民的文化娱乐档次,社区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4000余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其中行政办事大厅22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1800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2月19日,社区拆迁户全部提前顺利回迁安置完毕。

苦尽甘来春满园,姹紫嫣红别样情。通过村庄改造,社区资产达4.7亿以上。薛海带领薛家泊子社区富起来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致富为民,为民造福”的责任。“两委”班子依托原有厂房和村庄改造后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用房等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并为社区集体增加了固定资产,为社区居民的长期利益提供保障。2017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00多万元。

贴近群众沉下身子服务

不出家门就可以看到最新招聘信息,不出社区门就能办理各项就业手续,薛家泊子的居民很少为找犯愁。在2017年12月人社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名单中,辛安街道薛家泊子赫然在列,是青岛市唯一入选社区。“我们社区投资280余万元,先后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便民综合服务大厅和新区首家社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各项服务。”薛海介绍说。

为进一步细化服务,薛家泊子社区将29栋居民楼分为四个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由1名社区两委成员和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负责,定期安排协管员开展入户走访和政策宣传,定期开展劳动力就业和培训信息资源调查并建立台账,及时摸清居民的就业培训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精准化”就业服务。

“说得再好,都不如把每一件事情办好。社区工作都是琐碎事、繁杂事。事虽小,但是都得办好。”薛海对记者说道。(张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