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以光伏之光,照亮扶贫之路

来源: 点击:时间:2018-8-15 10:36:59

本网讯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当时间的指针又轮转至假期,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探路者实践队的队员们再次出发,一双脚丈量土地,一颗心情系三农。探路的第七年,为探寻光伏扶贫对扶贫攻坚的重要作用,7月15日,探路者们到达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开展实践调研。

虽然7月15日的东营气温已升到37℃,探路者的成员们抵达后,一边整理行囊,一边最后查阅相关资料,温习着已经成型的调研问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探路启程河口扶贫办

第二天,万里无云,空气也带着阳光的温度。探路者的成员们起了个大早,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队员们首先前往河口区人民政府。队员们到达后首先拜访了负责光伏扶贫项目的工作人员,听闻我们此行的目的,工作人员先是热心地为队员们讲解了河口区的光伏项目的总体概况。“光伏扶贫是国家自上而下推广的项目,国家下拨的配套资金叫光伏专项资金,只用于发展各个村的光伏项目。”工作人员如是说道。面对队员张晨对光伏项目的实地实施状况提出的疑问,工作人员又认真地回答:“这个光伏扶贫呢,是每个村自行安装,并负责后期的维护和利润分配。”面对队员们连珠炮似的提问,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给我们进行解答,最后还建议我们:“具体情况啊,我还是建议你们去村里走走看看,毕竟每个村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听了区扶贫办工作人员的讲解,队员们对光伏扶贫的了解更加深了一步,也对之后的调研方向有了更深刻的把握,果然深入实地才能有新的发现。

conew_1.jpg

探路者团队成员与扶贫办工作人员交谈 赵舒羽 摄

路漫漫其修远兮,五一村及时分析问题

离开区扶贫办,队员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河口区义和镇五一村。一进五一村的村委会的院子,队员们就注意到了满屋顶的光伏板正奋力吸收着耀眼的太阳光,仿佛在吸收着脱贫的希望。听闻我们的来意,村委会李振华书记立刻邀我们进屋坐坐。到达村委会时已近正午,村里的会计还在对账,刚从田里下工的村民掰着指头细数家里的庄稼收成,脸上淌着晶莹的汗。

在五一村,队员们对当地的光伏扶贫的发展情况有了更详细、深入的了解。李书记说:“村委会这块是试点,屋顶上安了八十千瓦的光伏板,一年能发十万零一千多度电,一年也能收入八万多块钱。”李书记也很实在地透露了光伏扶贫在五一村推广面临的难题,比如电价变动大和政策不够稳定。在五一村的收获使队员们对光伏扶贫项目充满兴趣,大家都摩拳擦掌,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宝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宝一村光伏普及到户

conew_2.jpg

宝一村一农户家中安装的光伏板 赵舒羽 摄

到达宝一村,在每个房顶上熠熠闪光的光伏板吸引了每个队员的注意。于是,在去拜访村委会之前,队员们决定先在村里走走逛逛。阳光火辣辣的打在腿上,一行人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大家一边比较着每家安装的光伏板的数量,一边对刚刚在五一村的收获进行着总结,大家各抒己见,仿佛早已把为每户农民的增收看做了队员们的任务。

队员们沿路前行,随意走进了一位农户家中,在向家中的阿姨说明来意后,阿姨打开门让大家进屋。队员结合在五一村的收获和自己事前的准备,针对阿姨家中的光伏了解到了不少情况。在阿姨嘴中频频出现的“效益很好”和提到光伏时脸上的笑容让队员们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经过交谈得知,阿姨家装了6千瓦的光伏,每个月电业局都会定时打钱。说到后期维护问题,阿姨一副颇为欣慰的样子说:“这些都不用我们操心,这个保修二十年呢!”我们临走时,阿姨还念叨着“好多当时没安光伏的人现在都后悔了啊”。

conew_3.jpg

探路者成员与宝一村村委书记合影 赵舒羽 摄

告别宝一村里的阿姨,探路者实践队来到了宝一村村委会。早就在那等待的书记向队员们讲述了宝一村光伏扶贫项目的发展历程。“这个光伏扶贫项目对农户来说是真的实惠,又不用农户自己拿太多钱,收益还不少,回本也快,是帮助农户增收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啊!”宝一村的书记这样感叹道。结合国家的补助和投资,每个农户都能在日常收入外获得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光伏扶贫开创了一条“造血式”的扶贫项目。

conew_4.jpg

探路者成员与宝一村展板合影 赵舒羽 摄

临行前,“中国光伏扶贫第一村”的展板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队员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光伏对宝一村每一户人家的深刻影响和希望所在。

探路七年,不忘初心,聚焦三农。消除贫困不仅仅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当代青年人应当参与其中的事,探路者们学以致用,一直在路上,一直体会着青年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