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民生

第一次看海,贵州学子圆梦新区

来源: 点击:时间:2018-8-21 8:53:07

第一次看海,贵州学子圆梦新区

本报(《新黄岛》报)携手映山红公益爱心服务站邀贵州山区学子畅游青岛

1534812776960022187.jpg

日前,本报(《新黄岛》报)携手新区映山红公益爱心服务站,邀请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秋卡寨的同学们来青岛过暑假,圆他们“看海”的小小梦想。

35小时车程 走出大山来到海边

活动当天,本报(《新黄岛》报)记者和志愿者们5点从新区出发,赶往青岛火车站迎接贵州来的孩子们。初次见面,虽然35小时的车程使她们略显疲惫,但也难掩初到青岛的激动与兴奋。“这次公益行,我们从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秋卡寨挑选了7位品学兼优的高中学子来青岛参观游玩。”映山红公益团队负责人李海英说,“为了这几天的到来,我们提前半年就开始筹备,想要给孩子们一个既难忘又有意义的假期。”

据记者了解,孩子们的家乡秋卡寨被群山环抱,掩隐在密林竹海中,大山深处的世界,宁静又淳朴,他们曾在书上、电视上见过大海,却没有机会走出这一座座大山,从来到青岛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海水是绿色的?”“大海是不是都这么宽?”赵德高问得认真,听得仔细。17岁的赵德高是本次贵州七人行中唯一的一名男生,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与往年不同的暑假。这个夏天,他们可以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体验“第一次” 六天七夜行程满满

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孩子们头一次见到摇摆呆萌的企鹅,色彩各异的水母,憨态可掬的海豹,他们近距离感受着海底生物所带来的奇妙感,并不时地发出惊叹声。漫步在青岛的海边,孩子们踏着浪花捡贝壳,挽起裤腿追逐嬉闹,他们的笑容质朴而天真,让陪伴在旁的记者和志愿者们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同为贵州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志愿者粟多语对记者说,这次活动让他很有感触,“作为学长,我想让家乡更多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第一次坐动车出远门、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参观高校、第一次游览啤酒城……短短的六天,他们体验到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这些经历看似简单,却给他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同时也对他们的未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众多爱心企业的助力下,这次旅程也将成为孩子们人生中难忘的一篇。

一路上,随行摄影师李文学都在忙着为孩子们拍照留念,闲聊中,记者得知,作为映山红公益的老队员和专业摄影师,从2015年开始,李文学每年都会去看望秋卡寨的孩子们,“2017年我去了两次,过年给他们拍个全家福,看到他们朴实的笑脸,我特别知足。”李文学对记者说,他想为山区的老人和孩子们留下温暖的瞬间,也想把新区爱心人士的关怀带给他们。

记者了解到,此次六天七夜的青岛之行,由志愿者家庭与七名贵州孩子分别结成一对一帮扶,负责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同时,为了让孩子们开拓眼界,映山红公益团队志愿者们为大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游览栈桥、奥帆中心、五四广场等青岛各大景点时的愉悦,在参观明月海藻体验馆体验手工DIY时的乐趣,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与动物们的惊喜互动等等,这些天的行程和体验,让孩子们既增长了见识又丰富了情感。

返程路上同行 16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贵州支教

据悉,在本次青岛之行的活动结束后,与贵州同学们一同返程的还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16名志愿者,他们即将前往贵州,展开为期20天的支教生活。“知道山里的条件相对苦一些,但我们有十足的信心做好这次贵州支教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此次支教活动的队长黎燕敏告诉记者,去这么远的地方支教,他们也都是第一次,但大家目标一致,都想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更多文化知识。

“这次青岛之行让我们难忘,回到家乡后我们会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叔叔阿姨对我们的爱。”小队长赵祝英不舍地对记者说,“长大后,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再来青岛。”

这座城市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他们将带着自己小小的心愿,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回到家乡,我们相约下次再见。(文/图 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