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政策创新助力港区建设
近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内,装载进口印度棉花的集装箱车辆正排队进入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仓库卸货。这家公司是新划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一家保税仓储企业。自7月3日起,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全域开关运作。以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入区企业,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港区全域封关 让企业更有竞争力
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原来属于青岛保税区内企业。青岛保税区与全域开关前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两个不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不同的海关监管政策。
方勋超是这家公司的业务主管,他一边指挥叉车将棉花包放至指定位置,一边和前来咨询的客户交流。“业务运营比原来更加繁忙了。”方勋超说,港区全域封关运营后,企业可以开展国际贸易、进出口加工、保税仓储、物流分拨、商品展示等各项业务,发展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青岛海关下属黄岛海关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监管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集中汇总纳税”“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等均已在港区运行,海关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新划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通关高效、物流便捷,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低,区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借助于海关的政策红利助推和港区内在活力驱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海关支持政策 让企业平稳“换乘”
黄岛海关全程参与了港区整体建设进程,指导港区完善信息化系统和围网等软硬件建设。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海关了解到像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遂将该问题作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推动。海关提前介入,为企业快速办理分流后的注册信息变更及账册设立手续,并预留时间确保货物结转和启用新账册,从而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充分保障了封关运营期间企业进出口业务平稳运行。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全域开关运作已近一月。得益于海关的提前筹划,目前包括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内的新划入保税港区的200余家生产加工、保税仓储企业业务开展顺利,海外、国内客户的货物需求没有受到任何港区封关的影响。
智慧海关建设 实现监管零打扰
此次全域封关后,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也纳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范围。目前,海关系统已全面对接了自动化码头智能化作业设备,将监管指令无缝嵌入港口物流作业,运抵、理货、称重等均实现自动化,并依托该设备实行先期机检,开展非侵入式的“智能查验”,节省了货物搬运倒箱费用,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
“非侵入查验在海关监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中审像监控中心关员耿方旭感叹。黄岛海关依托“智慧海关”示范点建设,打造港区“智能物流”“智能查验”和“智能平台”,卡口无人值守、电子放行已全面覆盖港区,单车过卡口时间由原来的75秒缩短到35秒,舱单变更耗时由过去1.5小时压缩为5分钟,单票可为企业节省往返费用约100元。
“得益于海关智慧监管,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大大提高,收发箱时间已由传统码头的20分钟降到了13分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监控室里的一名操作人员说。
新业态发展 促港区外贸升级
为促进跨境电商业务健康发展,海关统一电商仓库勘验标准、统一跨境电商货物“三单”数据传输标准,实施数据信息同屏比对,建立仓储、电商、物流企业台账,推行电商企业动态分类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在申报、物流、后续管理等各环节建立了智能化的闭环监管链条。为保障跨境电商货物快速通关,海关对跨境电商监管实行“全年无休日、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海关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商监管部门,集中办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监管业务,根据业务增量及时调整人力,设立电商咨询窗口和咨询电话,为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自今年1月1日青岛作为试点城市适用电商过渡期政策以来,借助于便捷的通关优势、优越的港口环境和区位条件,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除电商业务外,整车进口业务也在快速发展。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成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2018年1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黄岛海关借机构改革契机,实现查验场地、人员、设备、卡口、物流和业务6个领域的整合,明确整车监管职责8项,简化了作业环节4个,为企业减负增效,促进港区整车进口业务发展。目前,港区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发展势头良好。
滕以庆 郑长江
-
上一篇:世茂国际小镇建设再创新速度
-
下一篇:时尚思想碰撞 引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