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危重早产极低体重儿 新区首次启用母婴监护型急救车上演现实版“生死时速”
本网讯 9月5日上午9时,新区妇幼保健一中心急诊接收了一名孕28周孕妇。经查,该孕妇宫口已开4cm,不具备转运条件,院方决定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孕妇送入产房,同时上报新区急救中心该孕妇早产情况。新区急救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新区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转运预案,派出全市唯一一辆“多功能远程智能妇婴急救移动ICU”救护车,前往该院待命,随时准备转运该例早产母婴。
半小时后,孕妇急产一名1200g的婴儿。由于该患儿早产数月,且体重属于极低体重儿,新生儿各个器官尤其肺部发育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较少。考虑到早产儿极易出现呼吸、消化等功能异常和体温调节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新生儿大夫给予初步的救治评估后,立即将车载移动暖箱送入产房,将早产儿顺利转运至急救车上送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救治,全程实现无缝衔接。目前,该患儿生命体仪征平稳,已成功开奶。
本次早产儿转运中,全市首辆国内最先进的“多功能远程智能妇婴急救移动ICU”救护车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新区急救中心引入这辆全新打造的特殊救护车,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并充分结合国内高危孕产和新生儿权威专家的指导意见精心打造而成。
车辆配备有婴儿暖箱及按国际最先进理念设计的中门暖箱自动上车与承载系统,配置可远程监护的新生儿专用监护仪和母亲胎儿监护仪、进口新生儿专用呼吸机和孕产妇用急救呼吸机、进口除颤监护仪、吸引器、T组合复苏器等先进的新生儿和高危孕产急救设备,可在转运途中的实时监护与现场急救,最大度地挽救高危孕产和新生儿的生命。
据悉,该辆救护车配置目前最先进的国家级围产转运平台系统和区域协同远程急救移动平台系统,充分利用“互联互通---智慧急救”的“互联网+急救”全新医疗模式,突破了传统医疗活动受时空的限制,能多学科,多科室、多方无缝合作,协同救助;“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心电图、血压、血氧、胎心率、胎动等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急救现场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医院专家的手机、电脑上,方便专家不受时空限制查看;同时车上还配有远程实时移动远程会诊系统及蓝牙通讯系统,必要时急救中心及区域高危孕产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上级医院专家可对随车医护人员提供急救指导,帮助医护人员做出正确判断以及提高现场抢救效率。
此外,该辆救护车配置车载一键急救呼叫系统,需要时随车医护人员一键即可通知急救中心或青西新区高危孕产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专家即可通过车载远程会诊系统为随车医护人民提供远程急救指导,大大提高本区域专家资源利用率。
将互联网+医疗+急救相结合在高危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急救领域的是一个极大创新,它同时是一个可日行千里的危重新生儿及高危孕产妇的“移动重症监护室”。
该救护车作为多功能专业的妇幼急救移动ICU,除了危重新生儿转运外,同时也兼具高危孕产妇、重症儿童患者转运功能,车辆配备还配置了专业电动中门上车暖箱承载系统及美国原装进口高承载的孕产妇转运专用担架系统,是一辆多功能智能妇婴急救移动工作站,可满足普通成人、孕产妇、新生儿、儿童、母婴同车转运等多种需求。
-
下一篇:网格员积极参与车祸事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