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迎新创意多
山科大迎来9200余名新生
本网讯 9月7日至8日,山东科技大学迎来9200余名2018级新生。伴随着青岛凉爽的海风,怀揣着青春梦想的新生将踏进大学,在这里扬帆启航,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2018年,山科大青岛校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计9200余人,其中省内录取7157人,占78.79%;外省录取1927人,占21.21%。9200余名新生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76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工学招生人数占64.81%,突出山科大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
迎新数字化:“刷脸”报到秒注册
对着摄像头刷刷脸,几秒钟就能完成报到注册。今年,在山科大迎新现场,首次把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新生报到中。
往年,新生报到是新生网上注册和现场查证等验证方式,每名新生报到时间将近两分钟,山科大9200余名新生,新生报到工作成了一项庞大繁琐的工作。为了简化报到流程,提高报到效率和准确率,山东科技大学实行数字化迎新,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加入迎新系统,进行“刷脸”报到。
记者看到,在山东科技大学迎新现场,前来报到的新生在一台配置有摄像头的仪器前“刷脸”,然后刷身份证,经系统识别后,与之相连的工作人员的电脑上就可以显示出这名学生的姓名、专业、学号、照片等个人信息,随后工作人员再按照专业、班级分类为新生办理报到手续。即完成新生注册,前后不过两秒。“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通过‘刷脸’的方式进行新生报到工作,目前来看,‘刷脸’识别成功率很高,可以精准确认学生身份信息,有助于提高报到的效率。”
山科大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崔然告诉记者,该校今后还会考虑在校园其他方面推广应用“刷脸”技术。
迎新特色化:“亲情体验”是亮点
山科大材料学院迎新处吸引了众多新生和家长围观,该学院在迎新处设置“亲情体验区”,体验区的主题是“别样的家长寄语”,体验区分为德、能、勤、技等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了近百条寄语,寄语内容都是从传统文化经典书目或家书中选取的经典语句,家长将对孩子的寄语取下来交到孩子手中。“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使父母的期望直接传达到孩子心中,而孩子能够准确理解并愿意行动,促进家长和孩子更有效地交流。”山科大材料学院团委书记马韶霞介绍说。
在迎新现场,有一个“超时空邮局”的牌子引起不少新生驻足观看,一封封来自于学长学姐的信辗转多次,被“邮递”到新生手里。据校团委工作人员张璐介绍,这是学生会参与的中国邮政四季邮局的一个暖心活动,这些信是大二大三学长们暑期所写,他们通过扫描四季邮局的二维码,在网上写下对学弟学妹的寄语,祝福他们进入大学。
迎新温情化:“爱心大礼包”传递温暖
一个大礼包中包含了双肩包、水杯、毛巾、雨伞、U盘、书本等学习生活用品,加起来有30几样,总价值500余元。这是山科大资助管理中心为50余名同学准备的“礼物”——爱心大礼包。爱心大礼包中既有学习生活用品,还有军训服、爱心纪念信、资助政策问答卡等等。
为了让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山科大学生资助中心一直本着“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原则,为贫困家庭学生从迎新开始就送来温暖。“我们通过新生助学贷款申请,了解到有50余名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我们为这些新生准备好了大学学习生活一些必备品,为他们入学学习生活提供一些保障。”山科大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婕告诉记者。
在山科大迎新现场还设立了“绿色通道”服务站,为新生们提供资助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对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该校将进一步核实其困难情况,并根据困难程度,给予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及勤工助学等资助。
不仅如此,山科大十分关心遭受洪涝灾害的新生家庭,开展了寿光等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等家庭困难学生专项资助工作。迎新过后,寿光市上口、营里、侯镇、羊口、稻田、纪台等乡镇及其周边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家庭的在校学生及2018级新生均可以申请山科大的专项资助,临时困难补助1000元至3000元。
迎新专业化:“家长会”深入了解大学
小常是山科大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新生,在办理完入学手续、安顿完住宿后,小常和父母在学长的带领下,去参加学院组织的新生家长见面会。“新生家长见面会向家长们充分介绍了孩子将来4年生活学习的地方。”山科大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李恒忠介绍说,新生家长会上,家长们的问题比较多,有些问孩子怎么上课,有些问孩子专业的情况,有的问学校的考研情况怎么样,不过问的最多得还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
下一篇:全民健身掀热潮 广播体操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