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与奉献诠释教育之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昨天是全国第34个教师节,全区140所学校的2万名教师,如往常一样奋斗在三尺讲台上。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今年,新区有6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最美教师,他们是新区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展现了新时代新区教师风采,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杨阳:行走在助学路上的“青藤使者”
六年来,他自发筹资26万元,给需要帮助的孩子送去温暖和希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政协委员,他积极探索政府职能与社会爱心扶贫力量的高效结合。他就是西海岸新区博文初级中学教师杨阳,常春藤公益组织发起人,2016感动黄岛道德模范、2017全区先模人物,曾获全区最美青年提名,被评为2017年度教育建功人物,2018年青岛市最美教师。
杨阳最难忘的,是2012年的那个中秋夜。当时大学同学在QQ上约他去贵州自驾游助学,他随口说了一句“顺便带上500元助学款”。同学便让他组织捐助贫困孩子,“大家会鼎力支持。”没想到,他爽朗地答应了。说做就做,当年杨阳就发起成立了“常春藤公益组织”,号召身边150多名同学、朋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几年里,“常春藤”足迹遍布大场镇、张家楼镇、大村镇、宝山镇、六汪镇、王台镇,筹善款30多万元,救助100多个贫困孩子及家庭。“我们少吃一顿饭,孩子吃好一学期”是杨阳和“常青藤”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信念。
近年来,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难题,杨阳带领常青藤公益组织“把书送到孩子们家门口”。2017年至今,先后成立了王台镇“石梁杨村委图书室”,宝山镇“尚庄村委图书室”,张家楼镇“大崔家庄村委图书室”,六旺中学“爱心读书奖学活动”。仅2018年春节前后,就为孩子们发放读书奖学金三万余元,购买新书8000余册,募集适合各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书籍1.6万册,掀起了偏远农村孩子比赛借书读书的热潮。
管慎才:独臂撑起山村娃读书路
管慎才今年55岁,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河西小学任教,被评为2018年青岛市十佳最美教师。12岁那年,一次事故让他失去了右手,17岁那年,他如愿成为一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一干就是38年。其间,他还独守乡村小学四年整。说起管慎才,河西小学从学生到家长、从老师到校长,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这位身残却志坚的老师,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坚守着,用一颗爱心撑起了农村孩子们的希望和明天。
“总觉得教书育人是件很神圣的事,也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管慎才告诉记者,80年代初,由于工资待遇问题,不少老师纷纷转行,到1994年,他曾经任教的高李沟村小学只剩他一个人留守。“那时候,我既当校长又当教务处主任,要教两个班20多个孩子的语文、数学、自然和体育课,还要兼着学校的会计……”回忆起当年的经历,管慎才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就这样,他一人坚守岗位,一干就是4年整。身残志坚的他,用爱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同事的尊重,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老师。直到1997年,高李沟村小学合班并校到大村小学,管慎才告别了“光杆司令”的教学生涯。1999年,经过考录,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大村小学一名公办教师,2015年因大村小学迁建,他被调到河西小学任教。
虽然身有不便,管慎才从没有放弃学习。几年前,多媒体课件开始流行,当时年近50岁的管慎才自觉学起了敲电脑。“一只手总归不如两只手方便,尤其是敲复合键,我就找个固体胶的胶管,压着这个键,然后再去按另一个键。”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管慎才单手敲字的速度并不亚于其他老师,这也让他颇为自豪。(毕海虹 李赢)
-
上一篇:八旬老人迷路 暖心交警伸援手
-
下一篇:拾金不昧扬正气公交司机获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