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民生

夜幕下的英雄:听诊城市 把脉水管

来源: 点击:时间:2018-10-18 9:34:32

每到夜深人静,总有那么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手拿金属棒的人出现在街头巷尾,走走停停,不时把路边井盖掀起,探身下去察看,他们被喻为“夜行人”,有一双“顺风耳”,能听到地下供水管道漏水的声音。他们就是新区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的测漏工作人员。日前,记者跟他们一起出发,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夜行故事”。

出发 听诊自来水管道

晚上10点半,记者来到水务公司,只见工作人员正将测听设备搬到一辆工程车上。不经意间,记者发现他们的手机上都配带有地下供水管网分布图。“出发!”一声令下,汽车开动,前往目的地井冈山路。抵达后,工作人员两两一组,有的手持铁钩铁锤,有的带着测漏设备和耳机,细心谨慎地听诊地下的管道。

记者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外套,跟随在他们的身后,走走停停。每当看到有关供水设施的检查井的井盖时,测漏人员就会用铁钩掀开检查。不到15分钟,他们已掀开5个检查井的井盖,重量在20公斤至50公斤不等。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也手持铁钩试验一番。才刚用力,井盖就不听指挥地向一旁滑去。测漏人员提醒:“铁钩要反过来才能卡紧受力,不容易脱钩。”掀开井盖后,测漏员秦大庆拿着一根长1.5米、直径约8毫米的听漏棒插在井内设施上,俯下身子,认真测听。“为什么有井盖的地方都要打开检查呢?”记者好奇地问。“一是为了检查设施是否完好,便于台账制作;二是让听漏棒与设施完全接触,真正起到听检的作用。”秦大庆说。

体验 这是个技术活

记者接过听漏棒俯身测听,但除了街道上的汽车车轮摩擦地面声和汽笛声,什么也听不到。“听的时候耳朵要和听筒保持垂直,另一边耳朵要用手压住,根据声音的频率来判断是否有漏点。”秦大庆提醒道。根据指导,记者再次尝试测听。这一次,记者听到了极为细微的滋滋声,但如何判断声调和频率还是没有头绪。

另一边的测漏员高强,脖子上挂着一个听漏仪,左手拿着一根麦线,每走一步就放下听漏器末端的听筒与地面接触,提起、放下,如此反复。“为了确保漏水点不遗漏,走路的时候我们的步子要保持在70公分以内,而且不能走直线,要走Z字形路线,这样才能测得更精确。”高强告诉记者,管道漏水时,水在破损位置和管道发生摩擦,会产生微弱的声音,在较安静的环境下,用仪器才能检测到。“我们不敢说技术高明,靠的是经验。”

收获 新区城市供水安全

记者了解到,测漏是巡检供水管网、保障供水管网正常运行、降低损耗的重要措施,除日常巡检,夜间、节假日测漏员们也要随时出发。

自今年8月份以来,水务公司出动百余人次,通过夜查、日查相结合方式,历时两月有余,对辖区供水管线、古力井、消防栓及其他附属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人员走遍辖区226条道路和194个新接管小区,揭井12752处之多,并对检查出的漏损点及时跟进维修,及时保护了新区城市供水安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张静 薛怡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