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担当有为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来源: 点击:时间:2018-12-3 9:44:47

担当有为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记新区建筑工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建

“领导干部要把忠诚担当作为从政之基、立身之本。”去年5月,王海建调任新区建筑工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自上任以来,他扎根一线,号召全局上下拿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以赶考的心态、昂扬的状态、奋进的姿态,奋力书写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干部队伍迸发更大活力、城区面貌焕发勃勃生机。

以担当有为的姿态做干事创业的践行者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王海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财政投资工程建设过程中,王海建深知每一项财政工程都代表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管,着力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工程质量提升,在每个项目建设初期就制定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在方案设计、主体施工、建筑装饰及安装等环节,围绕既定目标加强管理,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质量验收标准,提高项目精品率、创优率。

据统计,2017-2018年,新区建筑工务局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5个,市级奖项11个,区级奖项12个。

以担当有为的行动做绿水青山的守护人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一直是王海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职期间,他带领建筑工务局承建南港区12处破损山体治理、2018年重大活动安保保障等紧急工程9个,均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紧急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工程建设领域“难啃的硬骨头”,但在王海建的带领下,全局干部职工发扬拼上、靠上、豁上的精神,驻扎在工地一线,克服山体自然地貌复杂、危险性高、交通运输不便等困难,24小时通宵作战,满足了超常规、快节奏、高标准的施工要求;仅用70余天有效工期完成了南港区12处破损山体治理任务,创造了新区同类项目山体整治面积最大,工期最短的记录;综合利用区内废弃渣土资源进行续坡回填,首次实现废弃渣土在山体整治中的回收应用。

以担当有为的举措做大干快上的实干家

响应全区项目落实年“三大战役”活动部署,成立项目建设作战小组及督查小组,各在建项目明确作战方案,建立考核机制,严格奖惩措施,向督查要效益,每日调度,半月通报,月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确保项目扎实高效推进。每月月底王海建带领督查考核小组深入各项目工地,进行现场考核,对于进度、质量不达标施工、监理单位敢于动真碰硬,严肃追责,在全局所有项目中形成处罚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震慑效应,确保承建的所有重点项目高效快速推进。

锤炼队伍,不断挖掘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对任劳任怨、扛重活、打硬仗的干部,面对关键时刻、重大任务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为他们施展才智、建功立业提供舞台;建立“建工清风”党建文明品牌,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组织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使广大干部知所趋赴、有所敬畏。

以担当有为的成效做美好未来的奉献者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作为新区的服务者、建设者、管理者,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从全局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系统化思维,放眼全国谋划新区未来。”王海建说。

在高校引建项目中,王海建坚持双向沟通,与校方开展座谈及现场调研,明确使用需求,确定建设计划;邀请校方参加项目调度会,交流项目进展;坚持超前考量,“一手抓校区建设,一手抓综合配套”,统筹考虑项目红线内与红线外各种配套设施的衔接,加强对相关功能区和平台公司的调度,结合高校项目建设计划,安排配套工程进度,确保市政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与高校项目同步投入使用。

同时,结合同类项目建设情况及新区实际,出台《高校工程建设指导标准》,作为有关部门编制、评估和审批高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的参考依据,指导高校项目开展限额设计,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规模。目前,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等项目投资额已参照该标准进行了审定。

在王海建的带领下,新区建筑工务局连续两年获得全区综合考核优秀等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突出贡献单位、项目落实年“三大战役”挂图作战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张静 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