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线打造“绿色地铁”
轨道交通作为能耗大户,节能减排尤其重要。记者从青岛地铁公司获悉,地铁13号线在节能减排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科技,着力打造一条“绿色地铁”。
光伏发电实现开源
在地铁13号线的古镇口车辆段,有一个全线最大的车辆检修基地。记者了解到,在13号线正式通车以后,车辆检修基地的年用电量将超过1200万度,但是在这些用电量中,很大部分并不是来自电网,而是来自光伏发电。
记者来到车辆检修基地上方看到,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非常壮观。“我们这个基地共安置了7800多块这样的光伏发电板,这些发电板每年的发电量超过250万吨。”车辆检修基地负责人介绍。
据悉,13号线在凤凰山路站及董家口火车站、古镇口车辆基地及董家口停车场都设置了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为3兆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350万度,年可节省标煤大约是106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90吨,(减少)粉尘860吨。
新型设备节约能源
如果说光伏发电在能源方面起到的是“开源”的作用,那蒸发冷凝技术空调机组的使用则能起到“节流”的作用。
记者获悉,在地铁13号线首批即将启用的7座地下站中,有3座设置了地面蒸发冷凝机组,3座设置了整体蒸发冷凝机组。与传统空调机组相比,这种新技术优势十分明显,不但节能,而且环保。
“蒸发冷凝空调机组具有节能的特点,传统的机组一般会设置地面的冷却塔,我们采用蒸发冷凝机组之后,取消了冷却塔,对周边、特别像井冈山路站,居民特别多、住宅也比较近,能够对他们降低一些噪音影响及漂水影响。”地铁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系统分析能耗数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新技术新设备能实现节能减排最大化,13号线开发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能对全线能源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比如,发现某一项的能耗较其它车站大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管理系统上找出能耗的原因,还可以找出对节能新技术应用的评价,以及当前能耗节能潜力的一个评估。”13号线技术人员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整套能源管理系统当中,风水联动系统不仅可以分析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还能优化设备运行方案,充分发掘节能潜力。
一边开发使用替代能源,一边降低日常能耗,地铁13号线在节能减排方面打出了“开源节流”的组合拳,做实了青岛地铁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董梅雪)
-
上一篇:情系日喀则 千里送暖衣
-
下一篇:行动扛起责任 担当诠释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