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民生

“宪法进高校”——中国石油大学举办系列宪法主题讲座

来源: 点击:时间:2018-12-18 14:14:17

本网讯 中国石油大学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普法办探索合作大学生普法的重要阵地。自开展“普法进高校”活动以来,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法、税法、打击非法集资等法治宣教基地,开办大学生法律文化节,设置大学生模拟法庭,开办法律诊所,在律师事务所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成立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队伍,将大学生由普法受教人群培养成为新区普法的生力军。为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宪法意识,12月2日-8日首个宪法宣传周期间,中国石油大学连续举办宪法主题讲座。

在以“生活中的宪法”为主题的讲座中。主讲老师提到,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从封闭式的状态转变成现在开放多元的发展状态,宪法为顺应这种社会变化,不断地调整其中的部分内容,展现出它开放包容的一面。在互动环节中,法学专业的同学就“宪法如何保护公民权利”等问题与老师展开讨论,主讲老师提出,宪法确实不像刑法那样有明确的条文指示,但是,宪法更像指路明灯一样,在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宪法是母法,而且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讲座最后,主讲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针对同学们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她告诉同学们: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同学们得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文字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法学系副主任、青岛仲裁委仲裁员以“大学生活中的宪法:我的眼里只有你”为主题,向文学院2017级、2018级300余名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宪法知识。讲座中,以多人分粥时谁先喝粥、喝多少粥的问题为例,将“制度设计”的宪法知识穿插进解决方案,通俗易懂;针对“群主担责的误读与澄清”、“共享单车进校园的争议”这两个事例,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当提到日常生活中的宪法知识,他建议道:“遇到问题时要积极面对,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回避问题——这才是大学最应该教给学生们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针对大学生兼职主要类型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他提出:对于兼职,切忌“高薪”诱惑;先咨询,后签订正式合法合同。活动的结束,以“在宪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为总结,赢得现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中国石油大学积极响应“宪法进高校”的号召,依托法学教育资源和优势,主动承担起面向全校师生乃至社会的普法责任。举办宪法主题系列讲座,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宪法条文,提高对宪法的重视,对弘扬宪法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大学生们的法治观念和规范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