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多元治理让乡村活起来

来源: 点击:时间:2018-12-20 12:13:11

胶河管区李家阿洛村健全社会治理服务体系 筑牢发展堡垒

近年来,胶河管区李家阿洛村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社区工作志愿者等的作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及时排查处置各类隐患,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使该村村民的社会治理参与度、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我们严格落实社会治理网格化责任管理,加强问题隐患排查预警。”胶河管区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毕彦玲介绍,李家阿洛村建立了职业网格员队伍,落实“一名网格长+一名专职网格员+N名专业网格员”的网格运行体系,解决矛盾化解、民生服务、信息核查等问题。经过走访调查,网格员发现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两类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土地分配不均,一些村民土地分配不足甚至没有分到土地,意见较大;二是村级债务过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集体负债100多万元。

为此,李家阿洛村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主导、村民为主体、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我们投资8万元打了水井,安装了管道水泵,在今年5月份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泉水。”李家阿洛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奇说,在管区和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村两委还翻找了自1985年起至今30多年的档案,并对全村119户逐户走访,用时4个月完成了土地确权,使每户每口人都有土地,解决了因土地引发的矛盾纠纷。

此外,今年5月村里引进了总投资2亿元的德信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发展鳄鱼养殖、光伏发电、有机蔬菜种植等产业;流转了1200余亩土地,每年可直接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可提供70余就业岗位,5年左右可化解全部村级债务,为村民脱贫致富拓宽了路径,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面貌也将彻底改观。

“在前期的土地流转过程中,两名70多岁的老党员苏德理和宋承顺提出要自发组织党员成立工作组帮助村班子推进工作。他们在突出党员带头作用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引导了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了基层群众自治。”毕彦玲说道。(张海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