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众志成城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来源: 点击:时间:2019-1-25 10:08:13

1548382049951018932.jpg

1548382055654077531.jpg

刚刚过去的2018年,开发大潮席卷着昔日的海隅雄关,灵山卫街道秉承“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新区精神,立足发展保障职能,将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积极做好两大功能区和四个产业指挥部的服务保障,凭借“靠上、拼上、豁上”的干劲,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的开发建设图卷:年内完成开城路改造提升、宇宙生命小镇、蓝色海湾整治等项目清场680余亩,战果丰硕,景象振奋。

“大党建圈”凝聚服务保障共识

去年5月,在灵山卫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灵山卫街道窝洛子社区党支部与青岛地铁一号线公司党支部、青岛地铁一号线A1工区中铁五局与青建集团联合体党支部共同开展了“地铁社区民心联·满意工程同心创”党建联建活动,成为了街道开展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创建精品项目的有益实践。

“党建联建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办事处、社区、参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整合三方党建工作力量和资源,形成党建工作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地铁惠民项目工程建设。”灵山卫街道组织办负责人刘春花说。

无独有偶,在开展区域化党建联建方面,灵山卫街道不断营造良好共建环境:结合地铁工程建设,已实现建设单位与周边3个村党组织联建;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吸纳万达东方影都等单位作为街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参会单位,开创了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发展共谋的新局面。

“为确保项目建设需要,灵山卫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服务保障大党建圈,凝聚起了服务保障的强大合力,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灵山卫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宋茂强介绍,在与各产业区、指挥部的对接沟通方面,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负总责,强化各党政成员的职责担当,明确分工,为大项目建设构建起了信息沟通的桥梁。

李波,新区派驻灵山卫街道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挂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挂职之初就积极投身于项目建设的服务保障当中,指导开展地铁沿线环境全方位“把脉”整治工作。“街道充分激发了党建引领各项事业的内生动力,把创先争优渗透到了项目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也是我能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胜任本职的重要原因。”李波说。

多元化解营造和谐征迁氛围

项目建设伴随征地征迁,通常是矛盾易发的“地雷阵”,而灵山卫街道所涉及的项目征迁,却是顺利和谐。

“面对两大功能区、四个产业指挥部涉及的多个动迁项目,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动迁服务保障与矛盾隐患化解的关系尤为重要,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灵活机动。”灵山卫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齐涛介绍,在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工作中,街道以钻研政策为根基,以畅通渠道为支撑,以法治思维为底线,不断强化能力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征迁氛围。

以开城路改造提升项目为例,灵山卫街道深钻细研政策,对工作组集中组织了2次专题培训,并不定期开展针对性讲解,最终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开城路两侧33家、长昆立交桥及调流路16家企业签约拆除,完成27000多平米土地清场任务。

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灵山卫街道还在各项目动迁指挥部下设攻坚和外围2类多个专门工作组,坚持协调优先入场施工,同步开展征地补偿工作。同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严格落实党政成员轮流公开接访和“首问负责制”,本年度未发生因街道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新增信访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灵山卫街道还始终坚持用法治思维处理解决纠纷矛盾,面对个别业户的无理要求、担心评估存在外地户籍业户与本地户籍业户不公平等情况,坚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突破政策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例如:在长昆立交桥项目的调流路动迁中,由于占据调流路重要位置的一家汽修厂评估值要求高,且与租赁户纠纷复杂,街道协调司法机关提前介入业户与租赁户的产权纠纷问题,最终成功打开了突破口。

“铁军团队”全力破解攻坚难题

服务保障功能区、指挥部的工作任务往往时间紧、任务重,灵山卫街道通过组建“铁军团队”,挂图作战、专班推进,并始终坚守民生底线,取得了多次服务保障战役的胜利。

丁治国、郭金录、刘振刚、刘春花、任伟、武忠吉、逄坤芳……灵山卫街道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的“铁军团队”,无论是开城路改造提升,还是长昆立交桥项目,他们全部靠在一线,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已成寻常。“只要项目建设攻坚战役一打响,我们都‘定’在工地上了,在整个工程完工前,工地就是我们的‘新战场’。”灵山卫街道发展保障中心主任丁治国告诉记者。

组建“铁军团队”,换来的是执行力的大大加强。“有一次,开城路改造工程的绿化景观与高校门口的绿化景观计划产生了冲突,我们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与高校商议协调,半小时就达成一致。”丁治国说。

“练兵为打仗”,保证协调高效的指挥运转才是战斗力所在。在灵山卫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各动迁任务的总指挥,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一项目一专班;实施挂图作战,将动迁保障服务工作分模块、划片区包给党员干部;坚持强化民生逻辑,做足源头工作,如:在开城路改造提升项目保障过程中,街道将工作前置,整理意见诉求120条,对37项民生问题进行专题立项,协调解决。

通过多措并举,灵山卫街道年内全面完成了开城路改造提升、长昆立交桥调流路、蓝湾整治二期等项目收官工作;“宇宙·生命”科普文旅小镇项目一期土地清场工作基本完成,二期征迁涉及的6家企业已全部完成签约;恒光热电项目,已完成142亩土地的清场签约工作,剩余18亩土地正加快推进。地铁6号线完成前期现场踏勘,13号线已顺利开通。(李 涛 毕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