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泊里镇:倾力打造世界小城市永续发展的中国样板
本网讯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号召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发扬“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新区精神,秉承“尊法尚德、共建共享”的泊里城市精神,激情奋进、实干担当,打造世界小城市永续发展的中国样板,全面深入推动泊里新港城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富强泊里”迸发新活力。2018年,新区泊里镇生产总值达319亿元,增长12.8%;财政预算收入9.2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34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2亿元。新引进了总投资100多亿元的山东新丝路能源、中房交建等12个大项目。依托地铁13号线董家口港站,引进占地7800亩、总投资500亿元的恒大水世界商旅项目,并带动周边约5平方公里绿港新城开发,计划春节后正式签约。新增民营企业400家。实现外资到帐8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9.8亿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1.3%、156.9%;规模以上批发业营业收入4.34亿元,增长210%。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3.98亿美元,增长31.9%。
“活力泊里”迈出新步伐。随着轻轨交通13号线和青盐铁路顺利通车,全国最大的铁路港口物流园投入运营,泊里进入了真正的高铁时代。率先在新区镇街中专门设立政务服务、资源交易和便民服务大厅,规划建设约1平方公里的政务服务示范街区,更好地承接“放管服”“一次办好”。成为青岛市唯一的山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方位承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向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迈出了坚实步伐。
“和谐泊里”取得新成效。全镇设立100万元农村居民合作医疗住院二次补助基金,进一步减轻农民群众就医负担;新区第三人民医院与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二中成为中考录取制度改革的新区四处重点高级中学之一。根据港区企业用工需求,全年累计培训农民工1300多人,帮助更多的搬迁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建立“五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新机制,为新区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镇党委被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美丽泊里”展现新形象。顺利完成了东庄、沙岭子等7个村庄的整体搬迁,以及麦墩、口上等4个搬迁村按时上楼回迁,对董家口安置区(三期)和临港安置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清河行动”,新上6处小型污水处理站,全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204国道、334省道、滨海公路(泊里段)、泊里一路等城市主干道绿化和景观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新港城“生态廊道”。镇域公交线路基本实现全覆盖。占地200多亩的横河主题公园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启动蟠龙等8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和草桥等34个“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荣获“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生态文明先进乡镇”等称号。
“文明泊里”实现新跨越。举办“新春文艺下基层暨冬游西海岸·泊里大集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新建董家口社区“24小时”社区图书馆。藏马县委旧址、菜园遗址入选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庄等4个省级文明村、高家庄等18个市级文明村和泊里河南等65个区级文明村顺利通过复审验收。镇党委作为新区唯一镇被评为”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的一年,新区泊里镇将继续按照“打造世界小城市永续发展的中国样板”目标定位,突出城市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社会民生、党的建设等六大领域,积极引领泊里新港城实现永续发展,争当新区建设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