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的出海口就是临沂市的家门口”
在“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连通世界的桥梁、纽带和窗口”这一全新定位之下,青岛港此次赴临沂推介正是强力打好全市“海洋攻势”的具体举措
很少有人注意到,有着“中国物流之都”称号的临沂,在地图上却没有海岸线。支撑临沂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的其实是一座内陆无水港——青岛港临沂陆港。
“青岛港是山东的港、中国的港、世界的港,更是临沂的港,青岛港的出海口就是临沂市的家门口。”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在青岛港—临沂融合发展推介会上说,临沂是中国的商贸名城,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市场群,也是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临沂向东不仅有青岛港,周边还有连云港、日照港,作为整个区域最深厚的腹地和支撑,我们当然要首选临沂。
提升服务软实力
临沂是青岛港沿着“一带一路”进行一系列推介活动的首站。青岛港要当临沂乃至广大腹地的港,底气来自于哪儿?
在李奉利看来,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在海向要增加航线,在陆向要吸引更多物流,特别是通过铁路让更多货物从青岛走向世界。
青岛港拥有北方地区最多的航线,国际航线136条,与世界700多个港口保持联系。同时随着铁路班列的增加,矿石、煤炭等货种运输实现“公转铁”,为临沂的轮胎、机械、化工、板材等产业进出口提供了便利的路径。
更大的底气则来自于服务效能这一软实力的提升。此前李奉利就曾在多个场合提出“港不是老大、船不是老大,货是老大”,为企业家和货主做好服务是港口的本分。
在临沂企业恳谈会上,十位当地知名企业家提出了提高效率、降低费用、融资租赁等诸多需求,其中不乏尖锐问题。在随后的推介会上,青岛港宣布了包括缩短通关时间、减免费用在内的服务临沂地区企业“双八政策”。
会上有个特别的细节,青岛港专门成立了专项对接小组,当场留下微信和联系电话,“一对一”为临沂地区企业提供专享政策咨询、物流方案设计、口岸问题协调、业务质量督查等服务。
李奉利表示,青岛港还将在沿黄流域的乌鲁木齐、银川、西安、郑州等城市开展这样的活动,推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措施,真正做到费用最低、效率最高,形成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港城联动延伸扩展
纵观世界范围内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不难发现“以港兴城,港城联动”这条规律。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不断加深,港口的功能和经营内容发生新的变化,港城的联动不断延伸扩展。
对于青岛港而言,它的定位首先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是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连通世界的桥梁、纽带和窗口,然后才是一个企业。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为所在城市服务,更要为区域及广大腹地经济服务。
以临沂陆港为例,通过整合周边资源,先后在济宁兖州、临沂莒南、日照晨曦、临沂综保区、临沂费县探义镇、临沂朱保建设了多个功能区和场站业务作业区,将陆港市场辐射半径由30-50公里增加至150-200公里,扩大了市场的延伸度、覆盖面,临沂外贸集装箱进出口业务青岛口岸占有份额始终保持在80%以上。
临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晓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沂在进出口业务这块,原来相对弱一些。这次青岛港来和临沂港城联动,我觉得对于促进临沂企业进一步增加外向度,加大进出口业务,有非常重要直接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事实上,从青岛港“借船出海”的不只是临沂,省内淄博、滨州、枣庄等城市均已布局内陆港建设,实现“一市、一站、一港”。而在省外沿黄流域,青岛港与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内陆枢纽城市联手建设海铁联运中转基地,打造东、中、西沿黄流域三个核心区,为内陆进出口客户架起与世界各地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的海铁联运物流“东进西出”黄金通道。
“青岛港作为一个节点,一定要发展海铁联运。铁路通到哪儿,腹地就伸向哪儿,为那些内陆城市提供出海口。”李奉利告诉记者。
目前,青岛港已累计开通管内外班列41条,其中管内班列28条、管外班列9条、国际班列4条,搭建起连接日韩、东南亚和中亚中欧中蒙的过境物流大通道。2018年,青岛港海铁联运完成操作箱量超过100万标箱,同比增长近50%。
-
上一篇:抓实事惠民生 构画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