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难题 19家青岛民企赴沪融资对接
2月27日起,我市19家民营企业在上海开展为期三天的融资对接和创新孵化活动,这也是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今年路演活动计划的第一站。
在上海杨浦区的德勤中国首家“勤创空间”,青岛企业家来到融入人脸识别、VR等智能科技的创新创业空间,体验了数字化、领导力等一系列创新实验室所提供的定制化创新孵化服务。以“勤创空间”为代表的上海科创一体化专业服务,打造了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融资对接是这次活动的另一关键词,19家企业中的13家进行了路演,吸引了上海地区劲邦资本等数十家投资机构关注。从产业特征看,路演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聚焦抗生素替代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的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噬菌体制剂项目引起了现场广泛兴趣,2000万元A轮融资受到5家投资机构争抢。此外,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环保涂料、青岛浦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血管穿刺导航设备及其耗材、山东旭晟东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非铂金催化剂燃料电池等项目也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看企业项目,一看技术怎样,二看商业模式。”九盈投资创始合伙人周朝明对青岛企业提出两方面建议,“与上海相比,青岛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等尖端领域的创新稍有欠缺。另外,有些企业是技术导向型,虽然技术上很创新,但在商业模式上值得再去打磨一下。再好的技术,如果做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找到市场的痛点,那么企业将来的成长性就会受到一定限制。”
相对而言,北上广深的资本市场更活跃,创新氛围更浓。青岛则通过上市培育、股权融资和资源共享等路演服务,到双创经验成熟地区推介、学习和交流,为民营企业引荐更多的投资人,助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据了解,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策划的今年路演活动计划包括7次专业路演,既包括带领企业“走出去”,到北上深进行资本市场对接;也包含把知名投资机构“引进来”,共享发达地区成熟先进的双创服务资源。
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黄学风表示:“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找不到合适投资机构的情况,我们组织企业到上海,借助德勤的资源平台和众多上海投资机构帮助企业诊断把脉,实现更好更快融资。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投融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