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村,一招妙棋活全局
王台镇徐村挖掘文化内涵 加快推进富美乡村建设
王台镇徐村,地处错水河上游,南靠喜鹊山,曾因“徐村芋头”而兴。近年来芋头产业的萎缩让该村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该村后,结合村庄的深厚文化底蕴,确立“以文化振兴为先导,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定位,积极主动作为开展帮扶工作。一年多来,该村文化、民生等各项事业遍地开花,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强村之路。
■办节会提升村民艺术修养
近日,王台镇徐村举办了该村首届“桃花源艺术节”,艺术节以“探秘桃花,振兴徐村”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商旅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成为该村走文化强村的重要一步。
在艺术节上,该村刚注册成立的旭春茂腔艺术团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为父老乡亲奉献了精彩的茂腔节目。记者了解到,该剧团现有演职人员20人,基本由徐村村民组成,他们忙时种地,闲时唱戏。团长韩福美告诉记者,政府与乡村振兴工作队给村里新建了徐村剧院和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以后团员们排练、演出都有了固定场所。
■拼创意打造特色文化小院
在村庄一隅,记者走进该村与区图书馆联合打造的农家书屋——溪庐书庄,这里收藏着镇村古籍、名人字画及各类报刊图书2000余册。“这是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村舍,房子主人听说村里要打造创意村居院落,便无偿提供出来。”乡村振兴工作队驻徐村“第一书记”陈峰告诉记者,像这样的院落,村里还有文学摄影小院、音乐综艺小院、传媒小院、醉美桃花院等6座。
“小院都是村委成员们自愿免费提供的,由外来的文化名家出资装修。”陈峰表示,“我们想通过打造文化小院,吸引文化名人在此采风或常住,带动乡村闲置房屋流转,吸引更多人来此游玩,为打造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打好基础。”
此外,该村还将一处70年代的宅院打造成民俗馆,收集徐村的老物件进行展示,在徐村公交站建成具有乡土气息的民俗车站,计划将徐村明清期间出过的举人、进士的旗杆重新竖起(进士以上家门口竖旗杆),彰显徐村浓厚的文化气息。
■办实事文化惠民见真章
在以文化振兴为先导的徐村发展方略中,非遗文化、耕读文化、农旅文化、敬老文化等八大文化板块是其主体,而该村敬老大食堂的成功运营与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的引进,为徐村打造孝道敬老文化与农旅文化构建了一个良好载体。
去年十月,在区民政局、王台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等多方支援帮助下,总面积200平米的助老大食堂正式开张。“目前每天就餐人数保持在三四十人,其中10余名老人还享受送餐服务。我们打算向王台镇申请为村里16名低保老人提供全天侯的伙食供应,彻底解决老人吃饭难的问题。”陈峰告诉记者。
得益于良好的村风民风,不久前徐村成功引进青岛好农庄园有限公司来此发展生态旅游项目,一期投资10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前期建设大棚引种火龙果,并逐步试种猕猴桃、“释迦”等高端水果。同时,利用现有池塘养殖观赏鱼,开展休闲垂钓,推进徐村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建成后将给徐村百姓带来就业、增收良机。
此外,陈峰还与村两委一道想办法找路子,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并争取资金、技术支持,以期重振徐村芋头品牌,为村民再添一条致富路。(王康)
-
上一篇:公益服务让社区更有温度
-
下一篇:港头陈社区完成经济合作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