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加快向矿石枢纽港转型
向海内外130多家钢厂、贸易商、矿山等客户推出铁矿石业务共性和个性化服务方案
■青岛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
5月30日,在“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青岛港铁矿石业务板块发展推进会”上,青岛港面向海内外130多家钢厂、贸易商、矿山等客户,推出铁矿石业务共性和个性化服务方案、铁矿石业务服务八项承诺等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以实际行动落实“经略海洋”战略部署,全力打好海洋攻势,助力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打造矿石中转新通道
青岛港是国内少数几个能靠泊40万吨级超级矿船的港口,接卸超级矿船数量占全国的近40%,还为各地钢厂提供混矿配比服务。全国每进口9吨矿石,就有一吨从青岛港上岸,可见其对钢厂和贸易商的重要性。
面对干散货大船时代的来临,更广泛的合作成为一大趋势。青岛港此次签署的10项战略合作协议中,除了与大型钢厂、贸易商等强强联手,还与锦州港、江阴港、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江苏硕隆海运等港航同业深度融合,构建了涵盖铁路、钢厂、贸易商、港口、航运公司等在内的更大物流“生态圈”,体现了青岛港开放包容的全新视野格局和更大愿景抱负。
据了解,青岛港对晋豫陕甘宁等地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送货上门;对河北地区钢厂采取“铁路+公路”组合运输模式;对长江流域的客户实施“江海联运”模式;对辽宁等地区客户实施“港航联动”模式,全力打造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矿石中转新通道。
总部位于张家港的沙钢集团几乎每个月都有矿船在青岛港装卸,去年在青岛港的装卸量占集团业务量的20%。沙钢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少慧告诉记者:“在青岛港装卸的矿石,有的转运到沙钢位于张家港的海力码头,有的通过海铁联运转运到河南安阳公司,还有的转运到东北的东特集团。”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营运中心业务代表王奥表示:“锦州港暂时没有大的泊位,铁矿石转运与山东港口的合作分不开。未来锦州港铁矿石的货运量将有大幅增长,与青岛港的业务合作进一步拓宽,形成山东地区到东北地区的矿石出海通道。”
而在此前的3月27日,青岛港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通青岛港铁矿石日韩国际中转的新通道,这也是青岛港加快向矿石枢纽港转型的重要标志。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铁矿石消费国,进口铁矿石的海运贸易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7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铁矿石业务推进会的一个重要背景是铁矿石价格达到近年来新高。今年年初,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的矿区发生溃坝事故,成为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导火索。
“铁矿石价格从去年70美元/吨到现在突破100美元/吨,而钢材价格一直在下降,压缩成本成为钢厂最重要的考虑。青岛港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服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钢厂库存,对我们是一种极大的支持。”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购中心矿石废钢业务经理敬党说。
青岛港联手海关、铁路以及各大钢厂、贸易商、航运公司、矿山,全力打造一流的口岸营商环境。其推出的优惠方案和服务承诺,既有“取消汽车入港提货过磅费”等普惠市场的共性服务方案,也有为晋豫陕甘宁等不同客户群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既做出了“车辆1.5小时出港”等服务承诺,又为铁矿石客户量身提供贸易、仓储、生产、销售等“全程通”优质金融服务。
记者注意到,包括鞍钢在内的众多东北钢厂都前来参会,青岛港的大幅让利、真诚服务,有效降低了他们的综合物流成本,受到高度认可。
对于未来市场预期,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毓崑认为:“淡水河谷事故造成的铁矿石阶段性紧缺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未来价格不会继续上涨。”(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