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不断刷新学校建设的“西海岸速度”

来源: 点击:时间:2019/7/8 8:50:32

成立了专门负责学校建设的国有建设集团,实行“挂图作战”和“交钥匙工程”

res07_attpic_brief.jpg

■自西海岸新区成立以来,财政性教育投入达212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5所。图为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

日前,在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表彰大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这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育体育系统公务员集体。

这样一份“成绩单”,凝聚着“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精神与决心,更是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在前列的最好回应。

突出优先发展,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西海岸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自新区成立以来,财政性教育投入达212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5所,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这组数据,折射出学校建设的“西海岸标准”,见证着学校建设的“西海岸速度”。

西海岸新区科学编制教育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研究制定领先全市、高于全省的学校建设“西海岸标准”。新建学校突出绿色理念,新风系统、地下停车场成为“标配”,游泳馆、艺术馆实现学区共享,为学生创造舒适、安全、静雅的人性化空间,让学校成为新区最美的建筑。

在西海岸新区,学校建设不但有高于省市的建设标准,还创造了“西海岸速度”。2015年起,西海岸新区率先成立专门负责学校建设的国有建设集团,实行“挂图作战”和“交钥匙”工程。2016至2018年,共有20所新建中小学及幼儿园投入使用,提供学位20000余个,极大丰富了学位供给。

突出创新发展,教育难题有效破解

向教育“痛点”精准发力,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为了破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难题,西海岸新区将新建园规划指标由千人30座提高到千人40-50座,面向社会分类认定普惠性民办园97所,提供普惠学位16000个,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家庭。

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西海岸新区围绕新区“616”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统筹推进专业布局,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西海岸共获66金,连续四年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为满足学生托管需求,西海岸新区创新实施“基础资源为主、特色资源为辅、十个一项目全面开花”的课后校内托管模式。目前,全区有62所中小学提供课后校内托管,共有41780名学生接受校内免费托管服务。

面对教育体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短缺的双重压力,西海岸面向全国选聘聘用制教师,近年来择优聘用2438名,是2014年之前5年的两倍,师资结构持续优化。

突出共享发展,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要想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就要不断夯实教育公平的厚度、扩大教育惠民的广度、提升教育育人的温度。西海岸通过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建立公、民办学校发展共同体,不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2016年以来,新区第一幼教集团、和悦教育集团和兰亭教育集团相继成立,开启了集团化办学新征程。

为让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新区出台农村教师待遇倾斜政策,每天为农村教师开通免费班车、发放午餐补贴,每月发放农村工作津贴,每年安排免费体检。

同样能感受到西海岸教育“温度”的,还有新市民子女、贫困学子。新市民子女与本地户籍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服务,实施就近入学。新区还构筑起从幼儿园到大学“奖、助、贷、补、免”助学长效机制,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2015年以来,新区共计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7255万元,惠及学生80225人次。

突出内涵发展,教育质量全国领先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不断深化拓展“三优三美”改革发展经验,秉承“优先发展,最美的建筑是学校;优化师资,最美的职业是教师;优质教育,最美的获得是成长”理念,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23.6万学子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新区成立21个德育联盟,建立32个研学基地,编写完成的6册《我的家乡》系列乡土文化读本进入课堂,第7册军民融合篇正在编写。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落户西海岸,新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63项国家级以上冠军。创建22所海洋特色学校,新区学子赴美参加头脑风暴世界大赛斩获佳绩,世界机器人奥赛蝉联一等奖。

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全国样板,西海岸新区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享有同样的优质教育。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质教育提升了新区软实力,也吸引着更多的教育力量聚力新区:为明、赫德等知名教育集团在新区办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集聚新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等落户新区,新区高校“朋友圈”不断扩大;正在建设的全纳、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精心打造的“四点半课堂”等教育惠民工程,不断提升着城市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