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时政

青岛市盲校新校建设项目顺利完工

来源: 点击:时间:2018-7-16 14:34:15

本网讯 近日,市财政投资重点项目青岛市盲校新校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正在组织竣工验收。该工程由新区建筑工务局负责组织建设,总投资约1.87亿元,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海湾路南、创新路东,占地约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配套建有教学综合体楼、门球馆、游泳馆、食堂及音乐中心、学生宿舍、租赁型人才公寓和地下车库;室外设有200米环形跑道、盲人足球场、篮球场及定向行走训练场等运动场地等。新校教学规模为34班,可容纳学生264人,教职工120人,设有多重残障教育、盲人小学、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班级。

该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盲生视觉障碍的生理困难和认识特点,建造一个能全面用听、触、嗅、味等感官感受事物刺激的环境,能够使盲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以获得事物的完整概念,有利于补偿缺陷、身心康复以及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满足特殊教育、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的需要。

项目投入使用后可有效缓解青岛市盲校办学条件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局面,有利于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教育,同时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有力促进社会公平。

青岛市盲校新校设计理念

1.因“人”制宜,以人为本

针对盲生视觉障碍的生理困难和认识特点,遵照安全、便捷、安静、舒适的原则,遵循有利于补偿视障学生身心缺陷,有利于能力发展,特殊性与普通化相结合的原则,先因“人”,后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交流和谐,开放共享

以促进交流及开放性为中心的规划思路,培养盲校学生的全人素质。校内的公共绿地、广场、架空平台、景观台阶、坡道、中庭及连廊,或内或外,或上或下,为师生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交流学习条件,符合当今以交流沟通为主的教育方式。

3.生态环保,集约规划

以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社会理念,规划布局考虑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以及在前期建设和后期使用期间的生态效益,应用科技含量高、节能效果好且使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及材料,降低建筑密度,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建设造价及后期运营成本。

4.灵活便捷、安全高效

以高效、灵活多变的紧凑功能布局,结合全天候的交通流线,体现出对盲人的关怀,以及现代社会对工作效率的重视,实现教育追求完美的境界。

青岛市盲校新校无障碍专项设计

有别于普通学校的设计,盲校的规划除了满足诸如设置盲道及无障碍通行环境等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还以更人性化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手法,充分照顾视障残疾人士的特殊需求,体现出盲校建筑的特点,为补偿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创造最佳条件,便于使用。

1.打造全天候的步行体验。建筑采用规整有序的综合体形式,使校内交通全天候风雨无阻,方便师生的使用。

2.将教学楼设计布局应有效遮挡狂风及交通噪音,使教学区的内部环境更加宁静怡人,满足视障学生对听觉的敏感需求。

3.考虑到视障学生的行走不便,在教学楼、行政楼及宿舍楼内均设置了电梯,师生可通过一层的无障碍坡道进入室内,通过电梯到达各层,且可通过连廊到达各功能用房。

4.外立面设计以黄色为主,使整个主体建筑色调突出,有利于增强弱视人群对盲校建筑的识别度及感应度,也与盲校的特殊教育主题贴切。黄色是暖色,它的波长适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有大自然、阳光、春天等很多正面的涵义。黄色建筑往往予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快乐、希望和活力的色彩印象。同时,黄色也是一个高可见、醒目的色彩,因此它被用于健康和安全设备以及危险信号中,在特殊教育建筑中使用黄色可恰当的点明建筑主题。

5.盲人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狭义上的盲(完全看不见),盲人大多数还是有微弱的视力,为了更好的刺激在校盲生的残余视力,辨别周围空间或改善视能力,建筑的室内外均采用鲜明的颜色,如橙色、草绿色、中黄色、紫色。

6.针对部分弱视学生的感光特点,设计在各个功能区域的入口处局部采用较亮丽的立面色彩,如橘红、紫色及绿色等,以加强功能的可识别性。

7.在各建筑物内和校园的室外内均设计了标识性物件,让学生能触摸到或踩到,便于识别方向。

8.以多样化的材料来铺装道路及各种活动区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触感体验及可识别性。

9.考虑到盲校学生主要是靠触觉和嗅觉来识别植物,设计在植物类别的选择上以冠部低矮便于触摸,便于靠嗅觉识别的树木为主。

10.建筑物出入口:建筑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坡道入口为1:20)。

11.考虑到轮椅通行的宽度,建筑公共走道的宽度均大于1800mm,通道地面平整、防滑、不松动、不积水,以方便坐轮椅人士的通行;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相互取平,走道与卫生间、室外平台的高差不大于15mm。

12.沿走廊的内墙两侧均设置与墙牢固连接的连续双层扶手,上层扶手距地面高度为900mm,下层扶手距地面高度为650mm,  扶手端部应向墙方向做成弧形连接。

13.楼梯间梯段净宽度不小于1.8米,楼梯间沿墙设双层扶手,此扶手与走廊墙面双层扶手相连。

14.在每一跑楼梯踏步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边缘设有可触觉的警告条踏步提示线,为低视力学生提供保护。

15.厕所: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及音乐中心、职业教育实习中心均设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大小、入口门扇、便器的高度、扶手及按钮的设置均按照无障碍规范进行设计。一、二层设有盲童专用洗手池和小便斗。盲校的男女厕所左右相邻的相对位置全校统一,厕所的冲水水箱采用固定位置的扳手配件;盲校使用的淋浴间采用单管固定温度的温水喷淋。

16.标志牌:无障碍通道、建筑入口、电梯、残疾人厕所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均设置无障碍标志牌。

17.房间名称标牌统一设置在门的开启一侧墙壁上部外,以及在门扇的中部设置,其高度宜距地面1.2~1.4米,标牌的文字均为中文和盲文。

18.在前庭广场内设置校区标识向导图,并设置触摸式向导图。

19.广场地面结合铺装设计设置盲道。室外各建筑物之间以及通往运动场的道路均铺设盲道,在主要盲道(宿舍—食堂—教学楼)下敷设电热融雪设施,保障学生下雪天行走。

20.停止提示砖:学生经过此处提示停止,确认方向后慢行。位置:所有门口、每一跑楼梯踏步第一步前20厘米处和最后一步的20厘米外以及行进盲道的拐弯处。材质:与相邻地面材质相同,相邻地面材质无法制作时,可用其他材质。尺寸:门口、踏步处的宽度为30厘米,长度比门口或踏步短30厘米。盲道的停止砖为60厘米*60厘米。颜色:一般为橘黄色或与相邻地面有强烈的对比色。

21.应急求救按钮:当学生独自一人在他人不易发现的位置发生危险时可求助,如在卫生间隔断内、宿舍等。按钮要有明显的标识,与值班室相连,一旦报警时显示具体位置,可以尽快施救。位置:卫生间每个蹲坑1个,宿舍每床1个。

22.室内护墙角并非为保护墙面,而是为保护学生,避免撞到墙角上的伤害。高2米,两侧宽10厘米,半圆角。材质:软木(白松类),颜色:橘黄色,喷漆。安装位置:学生经过的所有墙角。

23.建筑周边散水采用干铺卵石散水,上部铺设900宽卵石层,与周边地面有明显材质区分,防止盲生碰到建筑外墙尖角发生意外;室外墙角、障碍物等均设保护设施或倒半圆角,室外柱子包倒圆角不锈钢,防止盲生碰伤,并结合室外景观设计,在柱子、障碍物周边地面设置卵石带区分地面材质,提示盲生防止撞伤。

24.所有临空区域均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板,防护高度从可踏面起不低于1100mm,并在临空区域不采用双层扶手,防止盲生蹬踩攀爬,发生坠落意外。

25.在游泳池周边设置防止学生不慎掉入泳池的设施。距游泳池边缘0.6米及距外屏障内侧0.6米范围内,地面材料的触感做有明显不同的处理。

26.在田径场地的边界周围设置绿化,弯道的转弯处设置触感标志。

27.盲校普通教室的单人课桌平面尺寸为0.8mx0.5m,桌的左右及前缘设有高度为0.015m的凸缘,沿后墙设置学生自用的书柜或书架,低视生课桌桌面的坡度可调节,并设放大阅读设备,室内配备遮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