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国网绿的蜕变——记国网青岛市黄岛区供电公司装表接线员陈雷
本网讯 说起陈雷,在国网青岛市黄岛区供电公司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句:“这小伙儿,好样的!”这位憨厚质朴的弄农家青年,虽没有线路检修工人的轰轰烈烈,没有配网抢修工人的风风火火,但是他就像一颗螺钉一般默默无闻,十几年耕耘在装表接电这条道路上,赢得了广大客户、同事和领导的广泛赞誉。
2007年,陈雷从特种部队退伍。二十一世纪初期的黄岛,各行各业开始发力,用电需求不断加大,供电企业人员力量日渐短缺。经过层层考查,陈雷光荣的加入了爬杆送电的供电大军队伍。
说起这份工作,不得不提陈雷的父亲。陈雷的父亲自幼喜欢摆弄电器,天长地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每逢村里停电,陈雷的父亲便受村里委托处理故障。当万家灯火亮起的时候,陈雷感到了父亲的伟岸。做一个像父亲一样对父老乡亲有用的人,成为陈雷儿时的梦想,也成为他日后选职的动力源泉。
然而,尽管顺利入职供电公司,对于只有职专学历的陈雷来说,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难度却超乎想象。由于技术不精,陈雷不得不先为别人打小工,每天扛梯子、搬工具,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在那段打小工的日子里,刚刚加入供电队伍的陈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但生活的压力让他顽强的坚持了下来。不懂就学,边学边干。当兵出身的陈雷在部队里塑造出了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性格。他不服输,更不会让这个难得的工作机会白白从手中溜走。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如今在供电行业里他也要做出色的排头兵。
陈雷选择了“白加黑”、“5+2”工作模式,他认真学习老师傅的先进经验,刻苦钻研实战技能,挑灯夜战苦读书本理念知识。从安全规程到设备性能、从电能表的接线原理到接线分析,他精心涉猎、苦心钻研。遇到难题,他就向班里的老师傅和技术能手请教,悉心听取对方的分析和见解,只要还有一丝疑惑,对方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问到哪,直至疑点解除。此外,他还积极参加装表接电培训班和技能竞赛,深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反复练习现场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测试、异常分析处理等技术的实践操作要领,直至每道工序都烂熟于胸。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刻苦努力下,陈雷迅速成长,虽然磨出了一手老茧,但也练就了一身装表接电的好本领,他逐渐掌握了装表接电的核心技能。从独立外出到主要工作参加再到重大项目专业负责,从小工到副班长直至班长,陈雷在这份艰辛的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2009年,陈雷参加了公司供电服务技能竞赛装表接电专业比武,从五百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本行业唯一一名获得个人名次的非专业选手,被授予“胶南市供电公司岗位技术能手”。陈雷感到了欣慰,他明白,自己从一个门外汉终于变成了一个优秀的行业兵。
2011年,一场比拼来临。
身为技术骨干的陈雷奉命负责公司技术革新,防止用户窃电,减少经济损失。
新区面广点多,计收电费的计量装置大多安装在用户家里或者厂区里,查窃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难度极大。陈雷认真钻研反窃电中的计量回路检查判断,他将计量故障及反窃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精心研究窃电装置的工作特点和原理,强化了对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方面的研究,从而组织研究出《防窃电技术与计量装置改造》的技术改革成果。通过这次技术改革,陈雷查处窃电、违约、计量故障153起,追补电量268万千瓦时,补收电费219万余元,追补违约金58万余元
正是因为陈雷的突出贡献,这年,他被公司任命为计量二班班长。
获得荣誉后,陈雷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注意力投入到了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查找与处理上。除了获得老师傅的经验传授,他还利用去现场装表的机会实践操作。经过刻苦钻研,他练就了五分钟判断错误接线的技能。
2012年,陈雷对辖区灵山卫街道进行大客户计量检查,发现港资企业时配电柜进线电流表显示用电负荷较大。陈雷根据长期工作经验发现其计量表计转速与之不成正比,于是通过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他首先用万用表现场测试计量电能表电压,经判断电压正常。他又用钳形电流表测试表尾侧电流,经测试,陈雷断定W相失电流。在对每一根电流二次线触摸检查后,陈雷发现,其电流回路中间位置铜芯有人为折断处,属于窃电行为。陈雷的检查使客户心服口服,不仅补缴了电费,对陈雷的技能也竖起了大拇指。
2013年,陈雷在检查中发现,市区一位客户电能表的显示屏发生故障,导致该客户11月份用电达到390000千瓦时,是平时的2倍多,电量出入较大。陈雷通过检查发现电能表显示屏的确出现故障,计量表计量数据明显大于采集数据,而负控装置采集数据与系统采集数据基本正常。他通过对计量表和负控终端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试验室对比,发现计量表确实存在故障造成计量数据异常。结合试验数据和查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记录信息、用户实际用电负荷等进行分析,在取得了客户理解与支持下,陈雷最终按照采集实际记录的数据167381千瓦时结算了电费,从而保障了客户的合法用电利益,也为公司赢得了赞誉。
在陈雷承担的装表接电工作中,他把质量等同于自己的生命。他坚持用心工作、服务至上,真诚对待每一位客户,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全力为客户服务。客户的需求,就是最紧急的工作任务。
“装表接电作为供电工程的收尾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装表接电的过程中,除了要全面和快速,更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同时,服务是电网企业的生存之本、效益之本、发展之本。在装表接电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换位思考、摆正心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陈雷如是说。
2014年,陈雷先后荣获“青岛市供电公司十佳服务明星”、“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这一年,陈雷30岁。
在众多荣耀的光环下,陈雷却想更上一层楼,他开始注重班组文化的营造,他想用文化感染班组,建立环境友好型班组、资源集约型班组。
为了确保计量装置无错接线,同时具有良好的施工工艺和过硬的施工质量,陈雷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核对、检验表计接线及封印;逐一复查接线盒及表计的螺丝是否旋紧;送电后查看表计电流、电压是否正常;同时为了保证远程集中抄表的采集成功率,不出现户名与电表编号不对应的情况,陈雷要求现场的工作人员首先要核对门牌号、电表编号、CT编号、计量箱号;最后通过远程采集终端对其进行远程采集,确保采集成功率。
这一招大大改进了远程采集的成功率和装表无错接线。抓质量,抓细节,让陈雷班组的这些指标处于公司遥遥领先的位置,也让陈雷在同行之间名声大震。
当大多数国电人认为“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的时候,陈雷已经从“装表接电艺术”开始做起。
陈雷认为,同样是装一块电能表,随随便便也是装,但要把它装好必须得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表计安装工艺的美观度和艺术性,陈雷要求所有的线路都要排布整齐,保持横平竖直,转角则要基本达到90度。
供电行业的竞争其实非常激烈,一些粗放式的管理必然被市场淘汰。要保持供电行业的领头地位,除了需要供电职工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外,还要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这最重要的就是把锻炼一支高素质、懂管理、精核算的项目班组作为根本,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积蓄能量。
为增强班组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陈雷制订了一套班组学习制度,规定班组成员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党的方针政策,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为了增强认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陈雷还组织班组人员赴其他供电企业学习,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自我分析,从而形成了一种重学习、讲学习的氛围;他还在班组中实行了完整的考评体系,调动了全员积极性。班组活跃着一批想干、肯干、能干的员工。这些员工在装表接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不断追求高标准的素质。
“一个项目完成结束时,如果在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上没有提高,那就是最大的亏损。只有项目管理素质提高了,工程的项目管理才会后继有人,超越前人。”陈雷说。
2015年,黄岛区供电公司实施新一轮技术革新,进行防窃电计量箱和护套箱改造,公司很放心地将这项技术任务交付给陈雷。
2016年,陈雷联合厂家研究发明出三相平衡高压计量装置和三相平衡低压计量装置。这不仅让他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也大大减少了计量装置的故障发生;2017年5月,陈雷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8年2月,陈雷同志又荣获第七届青岛市首席技师称号。
如今,走在黄岛,随处可见陈雷承担建设的供电项目,经过他妙手完成的装表接电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位外表憨厚、其貌不扬的农家青年,用自己十几年的青春,换来了这座城市的流光异彩,也实现了从优秀士兵到供电企业排头兵的华丽转身。情系计量手绕表线,他将继续在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中抒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