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新区民生

不负生命重托 医生:顶着风险也要救人,病人:若有意外捐献遗体

来源: 点击:时间:2018-9-5 9:19:33

本网讯  舌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进食、说话都离不开它。如果一个人舌头生了癌,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是,如果遇到像郅克谦那样的好医生,那么,不幸之中的他是万幸的。

近日,郅克谦带领团队在手术台上持续奋战7个小时,为患者切除了舌头上的癌症病灶,病理检查显示手术很成功。经过十多天的康复,患者修补后的舌头情况良好,功能恢复。在办理了出院手续后紧紧拉着郅克谦的手,反复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才离开。

噩耗连连

舌癌之后再添心脏病

事情要从6月19日说起,那天患者陈书信以为上天跟他开了个“玩笑”,只不过是吃饭时嗓子疼,被家人硬拖到医院的,医生接诊后却诊断为舌根恶性肿瘤。医生告诉他,影响吃饭的那个包就是舌癌的“标志”,活检也明确诊断为舌鳞状细胞癌,必须住院并尽快手术。

这位医生就是郅克谦,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口腔颌面外科专家。

听说是癌症后,患者心灰意冷,郅克谦也很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他对病人说,手术能否成功,取决于医生的占60%,剩下40%要靠患者和家人配合。他也坦诚地告诉病人,在来西海岸之前,在西安做过几百例类似手术,治愈率为百分百,对此他有信心。

“病人很年轻也紧张,对舌癌完全不了解。”郅克谦把与患者沟通及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作为治疗前的首要任务。他说:“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是治疗实施的重要根基,医生的法宝不仅有药物和手术刀,还有语言沟通。”

终于做通了工作,然而祸不单行,术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下腔混合型),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再遭一击。

患者托付

顶着风险也要救人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郅克谦教授团队立即邀请麻醉科、心血管外科专家进行会诊,评估手术风险。

经会诊,确认患者房间隔后下方回声缺失,心房间隔缺损较大,原定的舌癌切除加修复重建手术方案因时间较长,全身麻醉风险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房颤及室颤,心衰,呼吸心跳骤停等意外,手术风险极大。

“我们建议先行手术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需恢复3个月后,才能进行舌癌手术,但更大的风险是,3月后舌癌发展为晚期,将丧失手术机会,从而会危及生命安全。”郅克谦坦诚地把会诊结果和各种风险告知了患者,患者和家属表示他们靠打工为生,根本无力承担两种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但他们相信医院、相信医生,愿意冒险选择先进行舌癌手术,并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郅克谦说,“患者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我的那一刻,我的职业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就决定一定要全力以赴,让他的家庭幸福地生活下去。”

据了解,因为手术需要利用带血管的皮瓣修复舌头,恢复舌头的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和正常外形,涉及显微外科、整形外科等多个学科范围,所以这是一台大型的高难度手术,团队间的配合协作很关键。

常言道,外科治病,麻醉保命。一台完美的手术离不开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支持,为此,他多次找到麻醉科王士雷主任进行沟通,面对这份信任和重托,两位主任决心联手共闯难关。

3D打印技术

完美复刻,助力医疗

据郅克谦介绍,他们做此类手术,成熟的团队均分组进行。第一组先为病人做暂时性气管切开术;第二组负责行经下颌骨断开入路舌根癌扩大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第三组则负责做从股前外侧切取带血管的游离皮瓣,并进行显微血管吻合等舌成形及口底创面修补。若三组人员同时动刀,整个手术大约也需要七八个小时。

为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在此之前,郅克谦团队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就应用了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不仅帮助我们精确地去除舌头中的癌变部分,还可以根据舌头和肿瘤制作的模型,精确地复制患者的舌头。”郅克谦告诉记者,3D打印模型上面带有简单的颜色划分,能清楚了解肿瘤的深度、位置和大小,为组织植入手术提供了准确而必要的数据,这样患者既不用切除整个舌头,也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吞咽和说话功能。

高质量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观察治疗都是舌癌患者手术成功及平稳恢复的重要保障,做手术前郅克谦就想好了,手术后会亲自守护和观察病人,以便进行急救。然而值得高兴的是,术后患者恢复平稳,没有任何并发症发。

“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比这更深感欣慰的是,在手术前,患者来找我,说要签订器官捐赠,这一个举动让我不得不敬佩他。”郅克谦一脸认真地说。

若有意外捐赠器官

这是个理想

“我没有什么高尚的想法,就觉得人死不过一把灰,把器官捐出去还可以救人命。”41岁的陈书信就是这位舌癌患者,听说他要捐赠器官和遗体,媳妇坚决不同意,但他说,“上了手术台,能不能下来就是另说了,真到那时候,我能为社会做点贡献,也算没白来世上一回。”

陈书信坦言,自己一直在建筑工地从事高强度作业,力大如牛,从没想到癌症与自己有关,更不敢相信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关于遗体捐赠,是之前在电视上看过许多类似故事,很受启发,就一直心心念这个事,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还是有些紧张的,在走廊里来回踱步一个多小时后,才鼓起勇气去跟医生表述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舌癌已治愈,但是陈书信捐献器官的念头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悄悄告诉记者:“当初去捐献是悄悄地,现在,全家都知道了,没一个同意,但是以后,我会不断通过举例子、讲道理,让家人慢慢理解,也慢慢接受,我就是个建筑工人,没有啥宏图大志,现在有了这个让自己都骄傲的想法,我一定要实现,就当是我实现社会价值吧。”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患者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增加了医生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一个互信、暖心的医患关系;而医院多学科密切协作的良好机制,高水平的诊疗技术,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不忘初心的使命感、责任心是迎接挑战、战胜风险的重要法宝,这也是青医这所百年老院不可或缺的、造福一方百姓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