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街道全面实施“全市通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多头跑”到“一次好”
近日,青岛港荣达物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郑爱霞前往长江路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咨询员工开通劳动关系账户的相关事宜。令她想不到的是,现在相关手续都可以在街道“一站办结”,不需要再到区、街道的不同部门“多头跑”了。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以前给员工登记、开户,要跑好几个部门,想不到现在直接在街道就能全部办好,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带齐了所有材料,郑爱霞很快为公司员工办理了就业登记开户、劳动关系开户、社保开户一系列手续。
近期,长江路街道辖区内企业、居民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都体验到了“全市通办”带来的便捷。
放在以前,郑爱霞所办理的业务,需要先到区社保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开通就业登记账户,为员工做好就业登记,再进行社保开户,为员工缴纳社保,最后要到街道开通劳动关系账户,为员工办理网上续签劳动合同、劳动年检、企业工资指导线等。而现在,在“全市通办”的要求下,长江路街道实现就业登记、劳动关系开户、社保开户“三合一”,三种业务一次办结,不需要再到区里的各业务部门挨个办理。
据了解,“全市通办”指的是政府部门通过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破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让居民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均能办理相关业务,从而减少奔波,实现“就近办事”“一次办好”。
目前,长江路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已承接上级业务部门下放的失业就业服务、创业扶持等26项打破区域限制的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和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自谋职业保险、退休人员服务等多项公共服务事项。“2019年市人社部门将按照‘成熟一项、纳入一项’的原则逐步下放公共服务事项,我们也会根据工作实际,及时做好事项动态调整工作,确保下放的公共服务事项扎实落地。”长江路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薛红霞介绍说,中心将加强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窗口业务操作和网上经办实际操作等培训,做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工作要求、统一服务标准,细化每项业务流程,及时将“一次办好”的改革要求贯彻落实到社区,确保街道和社区业务的零差错。
实施“全市通办”后,长江路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的业务量增加了很多,工作人员的接待压力大了不少。“让居民少跑路,更方便地把事情办结,这正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薛红霞说,长江路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还向群众广泛宣传“全市通办”的相关政策,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把相关事项办结。
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强化技术保障,提高政府为民服务水平。在全面实现“全市通办”的基础上,根据市、区统一部署,街道还将融合现场办、网办、人社和税务APP等多种公共服务便民措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王康 刘文广)